朱熹的历史观:天理视域下的历史世界

朱熹的历史观:天理视域下的历史世界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为优秀青年学者赵金刚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订整理而成,代表了中国哲学尤其是宋明理学研究领域年轻一代的较高水准。陈来先生特为作序。

内容简介

书稿聚焦于朱子的历史观,即朱子如何认识和理解“历史世界”,以及在朱子的内在视域下,历史世界以怎样的形态展现。这样的论题突破了传统朱子研究集中于理气论和心性论等范畴,将哲学与历史的视界打通,从历史哲学的角度重新理解朱熹的思想世界。

作者认为,朱子的历史观以理气为骨架,以理势为经络,以具体问题为血肉,逐层展开。天理是朱子处理历史问题的基点,与理不离不杂的气则是他处理相关问题的另一要素。理气关系构成了朱子理解历史世界的“子午线”。朱子对于诸多历史问题的处理,都要从这一关系构成的基本问题来展开和理解。理气关系中较为重要的则是“理一分殊”,这是历史世界的基准构架与模式,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都可以看作是理一的分殊,是理通过气具体展现的图景。理势关系则是理气关系的具体化,它处理的是历史中“变”与“不变”的问题,尤其是价值与历史变化的关系。理势关系还涉及历史变化中规律、法则如何起作用这一问题。

理与气、变与不变等最终落实到对具体历史事实的分析、评判当中。三代与汉唐构成了朱子历史世界的分水岭,三代是天理充分体现的世界,而汉唐则意味着天理有待实现。如何看待三代汉唐,具体体现了朱子对于理气、理势关系的把握。朱子与陈亮的“王霸义利之辩”、朱子对三代汉唐诸多问题的理解,都是沿着理气、理势关系而具体展开的。而这些思考,最终还是指向朱子自身生活的世界。这一“历史世界”与“天理视域下的历史世界”相互影响——现实的历史影响着朱子对于古和道的思考,而思考道展现的诸多历史时代终究是为了在本朝实现回复三代的理想。回复三代,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学的功夫把握天理,最终在现实中实现天理。

本书主要采取哲学史的视角,兼顾史学史的相关问题,同时着力避免“套”用西方历史哲学或某种机械的历史观构架分析朱子,尽量从朱子自身的视角来分析问题,避免给朱子的思想贴上诸如“循环论”等“标签”。从天理视域出发,即希望尽可能回到“朱子本身”,如其本然地理解他的关注、他的思考、他的焦虑,因此本书可以视作是对朱子历史认识的再认识。

作者简介

作者赵金刚,河南安阳人,1985年出生。2005年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2014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儒家哲学、宋明理学及中国古代历史观。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

第一篇 理与气

第一章 理一分殊

第二章 理气强弱

第三章 理生气

第四章 主宰谓之帝

第五章 气运之不齐

第六章 德与命

第二篇 理与势

第七章 理与天下之势

第八章 理势

第九章 损益

第三篇 王霸义利

第十章 心事、经权

第十一章 以义为本

第十二章 尊王贱霸

第十三章 道物心法

第四篇 三代汉唐

第十四章 学统·道统与历史

第十五章 回复三代

第十六章 汤武革命

第十七章 《通鉴纲目》与正统

第五篇 本朝

第十八章 祖宗·变法·道学

第十九章 朋党:君子小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朱熹的历史观:天理视域下的历史世界是2018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赵金刚。

得书感谢您对《朱熹的历史观:天理视域下的历史世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情商的世界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情商决定自我”“情商影响你的心态”“情商提升交际能力”“情商提高你的心智”“情商提高洞察力”“情商提高影响力”“情商改变思维方式”“情商影响我们的快乐”等章节。
中国古代治理的道德基础:以朱熹政治哲学为核心 电子书
阐释中国古代治理的伦理道德基础,将德治传统与现代善治融合发扬。
属人的世界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改变世界的哲学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年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同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