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从心理机制到生理机制,从教育理论到社会实践,全面涵盖早期阅读的方方面面!
内容简介
语言、文字在大脑中是如何加工的?适用于所有阅读形式的理论模型真的存在吗?中文、英文的认知加工过程是一样的吗?不同年龄的孩子,认知加工的速度、深度、广度是一样的吗?本书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回答了关于早期阅读心理加工机制的诸多问题;系统介绍了与儿童早期阅读相关的理论模型、影响因素以及阅读障碍儿童的追踪研究;汇集了全球多个国家与地区权威学者,首次集中呈现了有关中文阅读的心理语言学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作者李文玲,美国传腾国际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心理系做博士后研究,随后作为高级研究科学家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儿童阅读研究中心从事儿童阅读方面的研究。曾担任中美跨国阅读比较研究项目(Spencer基金资助)负责人,是美国教育研究学会(AERA)、美国国家儿童教育学会(NAEYC)、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ACTFL)会员。研究方向包括:儿童阅读跨文化研究、双语研究、儿童语言能力测评、阅读分级、审辩和创造性思维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推荐序
推荐序
Preface
参编者Contributors
第一部分 心理语言学的理论模型
第1章 语言能力的迁移——中英双语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
第2章 跨语言习得理论——存在所有语言通用的理论模型吗?
第3章 儿童第二语言阅读发展的关键——SVR模型的适用性及其扩展
第二部分 儿童阅读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4章 从语音、语素到正字法——中英文阅读的影响因素模型
第5章 简体字与繁体字阅读的差异——主流中文社会中,环境因素对儿童中文学习的影响
第6章 从单词拼读到阅读发展——从跨语言视角看中英文复合词语素意识和阅读发展
第7章 元语言意识的影响力——一种跨语言学习的基本能力
第8章 多元语言环境的影响力——早期双语经历对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影响
第三部分 教学问题研究
第9章 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发展——来自芬兰语和汉语追踪研究的启示
第10章 阅读时,孩子在看什么?——视觉注意与汉语儿童的读写能力发展
术语表
儿童阅读的世界.Ⅰ,早期阅读的心理机制研究是2016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厚粲。
得书感谢您对《儿童阅读的世界.Ⅰ,早期阅读的心理机制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