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批判的理论与方法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批判的理论与方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第一部从“史料批判”角度讨论现代文学史料的论著。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运用批判性思维对现代文学史料批判的内容、规范、方法、价值等一次较为完整的总结和反思,作者力图以“史料批判”的理论重新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本书在现代文学史料学知识的系统化、史料方法的整合性、史料批判理论的层级建构、史料批判方法的整合及具体史料批判技艺的论析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创新性,是国内运用批判性思维研究现代文学史料的重要论著,具有理论深度和方法论价值。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出版说明

导论

第一章 史料批判

一 “批判”与“史料批判”

二 方法的整合

三 三个层级

四 效用及价值

第二章 史料分类批判

一 习见的分类

二 文本与非文本

三 从文学到非文学

四 价值类属

第三章 辑佚批判

一 古今异同

二 发现的技艺

三 规范与价值

四 成果形态

第四章 辨伪批判

一 伪书、伪事

二 百年辨伪类型

三 律与法

四 辨伪即批判

第五章 版本研究批判

一 版本“本”性

二 版本与文本

三 原文本与变本

四 多学科研究

五 著述形态

第六章 校勘批判

一 错误与异文

二 旧法新用

三 两种校勘

四 成果类型

第七章 目录实践批判

一 目与录

二 编录(目)实践

三 功用甄评

四 价值衡估

第八章 考证方法批判

一 兴衰历程

二 有据且证

三 广涉之术

四 较高级批判

第九章 注释批判

一 旧注、新注与今注

二 全而细的“灌注”

三 文本扩容和“著明”

四 注释之蔽

第十章 汇编批判

一 “作”“述”“论”

二 众多的形式(体)

三 汇编实践批判

附录 现代文学研究的史料派

主要参考书目

索引

后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批判的理论与方法是202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金宏宇。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批判的理论与方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生态批判与绿色乌托邦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潮流,研究作为整体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诗教”传统的历史中介: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发生 电子书
本书着重研究梁启超“新民”文学启蒙的理论和实践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之间的发生学关系。作者从梁启超政治启蒙的整体文化视野出发,探讨其以文学作为启蒙方式的话语逻辑、话语形态、话语内涵和话语价值导向,是如何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发生的,旨在揭示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内在的“教化”逻辑,并确认梁启超文学启蒙话语作为古典“诗教”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中介的重要意义。
思想型的作家与思想型的学者:王富仁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电子书
王富仁先生以敏锐的眼光和坚定的勇气,在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突破,他所提出的“思想革命的镜子”、“回到鲁迅”、“新国学”等构想已经成为现代文学研究史上不可绕过的学术高点,对于现代文学学科本身的发展也有着突出的贡献。本书将“思想性”视为王富仁与现代文学的精神契合点,无论是王富仁本身的研究特点和研究风格,还是鲁迅、胡适、曹禺等王富仁研究的对象,极富“思想”性都是他们的共同特性。本书从这一点
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理论与方法 电子书
本书共十章,内容包括: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理论基础、原理与开发流程;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流程中的相关算法与技术;计算机化多阶段自适应测验;计算机化多阶段自适应测验的技术与算法;多维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等。
价值形式、国家衍生与批判理论:德国新马克思阅读运动研究 电子书
在当代思想史的地图上,多条线索都指向了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联邦德国的一个理论运动,这就是由阿多诺的弟子巴克豪斯和莱希尔特等人开拓的“新马克思阅读”(DieNeueMarx-Lektüre)运动。新马克思阅读这一理论运动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孕育中破茧而出,其主要理论研究对象,就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特别是价值形式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对资产阶级国家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