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阐释的限度》: 探讨强制阐释论与西方文论反思
内容简介
《阐释的限度——“强制阐释论”的讨论》是《文艺争鸣》杂志上发表的系列关于“强制阐释论”的论文合集。通过对张江教授提出的“强制阐释论”的讨论,论文作者们从中国学界对西方文论的接受、理解、阐释和辨识等角度表现了中国学人对当代西方文论的反思。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序言
目录
反思与求变
20世纪早期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中的“强制阐释”谈略
文学阐释与对话精神
“强制阐释论”的方法论元素
一
二
三
四
五
如何“强制”,怎样“阐释”?
“拿来”之后:盗来天火如何煮自己的肉
一
二
三
四
文本意图与阐释限度
一 走向综合性与总体性的文本阐释
二 “强制阐释”的历史根源与文化症候
三 文本的意图及其阐释的限度
用自己的眼光看西方文论
一
二
三
中国文论的当代性反思与本土性建构
一
二
三
四
反向性强制阐释与“文学性”的消解
一
二
三
“强制阐释”与当代西方文论的要害
场外征用的必要性与有效度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场外征用”的必要性
三 “场外征用”的有效度
四 “场外征用”能否避免
理论霸权、阐释焦虑与文化民族主义
一
二
三
阐释的冲突:“认识”与“理解”的张力
一
二
三
从“妄事糅合”到“强制阐释”
一
二
三
“强制阐释论”的理论路径与批评生成
一
二
三
“强制”之后,如何“阐释”?
一
二
三
四
五
强制阐释论与比较文学
一 场外征用和跨学科研究
二 主观预设和平行研究
唯知识论和强制阐释
一
二
三
王国维如何超越“强制阐释”
一
二
三
四
以“文化政治”作为批判性反思的切入口
理论的限度
一
二
三
“反思与重构:‘强制阐释论’理论研讨会”综述
一 如何认识西方文论话语体系中存在的“强制阐释”
二 如何反思西方文论对中国的影响
三 如何构建中国文论话语体系
古代文论研究中阐释的有效性问题
一
二
三
走向中西会通的中国文论
一
二
三
强制阐释与文论异化症
一
二
三
理论泡沫化与学科转基因
一 过度阐释与理论的泡沫化
二 从泡沫化到转基因
三 “为承认而斗争”
强制阐释论与西方文论话语
一 强制阐释与过度阐释
二 本体阐释与本体论阐释学
三 反思阐释与反对阐释
“过度阐释”与“强制阐释”的机理辨析
一 以理论为中心的研究范式
二 以理论为起始的阐释路径
三 以理论为目标的定向思维
四 以理论为归旨的价值判断
“强制阐释”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文学思想的两种阐释路径
一
二
三
传统文论理论与批评和创作实践相互融通特点说略
一 从传统诗文评属于文学批评还是文学理论说起
二 “当局者”与“旁观者”
三 我们应该如何阐释传统文论
四 让“古代文论”重新回归文学史的怀抱
强制阐释:西方文论的一个理论母题
阐释的限度:“强制阐释论”的讨论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双龙。
得书感谢您对《阐释的限度:“强制阐释论”的讨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