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人生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文学与人生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文学与人生的一般关系作出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分析讲解。

内容简介

书中具体涉及到人生与文学的如下各种关系: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与文学的产生,人生体验与文学表达,人生理想与文学表现,人生的现实把握与文学的审美把握,人生道德与文学中的道德,通俗性文学与一般文学之间的人生纬度等等。

本书广泛运用经典的和新潮的文学理论,广泛征引古典的和现代的文学作品,广泛叙述古今中外文学故事和诗话词话,内容丰满,风格活泼,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作者简介

作者朱寿桐,文学博士。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暨南大学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澳门科技大学兼职教授。著有《情绪:创造社的诗学宇宙》《中国新文学的现代化》《新月派的绅士风情》《朱寿桐论戏剧》《中国现代文学范畴》等,主持过《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史。和《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史论》等项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编审委员会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第一讲 文学与人生:一个严肃而轻松的话题

一 一个轻松的话题

二 一个严肃的话题

三 关于话题的展开

第二讲 吴宓《文学与人生》论析

一 融进自我的人生体认

二 人文“礼教”中的歧误

第三讲 文学与人生关系的原生态

一 原生态文学的追寻

二 原生态的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第四讲 文学:人生的余裕

一 综合理论中的人生余裕

二 从人生的余裕到余裕的人生

第五讲 “为人生”与“为艺术”之争

一 对于西方的论争:想象性阐解

二 两个概念的自明性应用

三 殊途同归的理论

第六讲 文学:人生功能的辩证

一 价值功能夸大的偏向

二 文学无法脱离于人生

三 文学的两维功能

第七讲 人生情境与文学情境

一 文学情境对人生情境的美感提炼

二 时空感兴:超越人生情境的“留白”

三 时空感兴:超越人生情境的“时差”

第八讲 作家的人生体验与文学创作

一 奇闻轶事:人生体验的丰富性

二 “前25年”:人生体验的深刻性

三 各种乖谬的认知

四 文学的虚与实

第九讲 人生气度与文学表现

一 文学中的人生气度

二 风格论中的人生气度

三 人生观念、人生气度与文学风貌

第十讲 人生体验与文学意象

一 普泛性的文学意象

二 文学意象的翻新与创造

第十一讲 文学之于人生的道德力量

一 文学中的道德批判力量

二 文学中的道德感动力量

第十二讲 文学道德与人生道德

一 走向低俗的人生道德认同

二 文学内外的道德轩轾

第十三讲 文学中人生道德的维度与向度

一 现代语境下的道德变异

二 文学表现的道德层次问题

三 文学:道德的人性向度

第十四讲 通俗文学与人生的娱乐要求

一 通俗文学概念的提出与强调

二 通俗文学与精英文学

三 现代武侠文学的通俗品性

四 通俗文学、大众文学与市井人生

第十五讲 民间文学:人生本真最近切的表现

一 民间文学博大的人生蕴涵

二 民间文学可能达到的人生批判的深度

后记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已有选目

文学与人生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是200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朱寿桐。

得书感谢您对《文学与人生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经典阅读书系·名家课堂 名家读唐宋词 电子书
本书共选唐宋词家三十五家,词八十首,读解文章的作者均为我国古典文学研究界的名家、大家,涉及作者约三十多人。
名家读新诗 电子书
本书精选了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戴望舒、冯至、艾青、穆旦、北岛、顾城、桑克、朱朱等现代诗人的诗作及其评论。
名家读唐诗 电子书
本书精选了张若虚、陈子昂、孟浩然、贺知章、王之涣、李白、高适、杜甫、钱起、韩愈、李贺、李商隐等诗人的诗作及其评论。
管见孔识 电子书
本书分为品鉴赏读、初知浅感、短序简跋、文来友往四个部分。收录了《浅析余华小说》《一部气势恢宏的农民起义史诗——简评史清禄长篇历史小说》《历史文化美食三位一体——评武佩河先生长篇小说》《沂蒙精神的生动再现——简析吴腾凰先生传记新著》等文章。
文学与电影改编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为重新审视改编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