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对构成中国哲学思想之基本单位的“哲学语素”展开讨论,以揭示中国哲学思维方式的独特性。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哲学中的“意象”来展开,希望通过对散见于中国哲学典籍中的一个个看似直观、实则内涵丰富的“意象”的阐释,将中国哲学语素的独特性较为深入而具体地彰显出来。
本书分为五卷:方法论、物象篇、字象篇、行象篇及理象篇。“方法篇”中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作阐析。“物象篇”中对中国哲学中的一些意象进行总结。“字象篇”中对中国哲学中的一些哲学内涵丰富的单字展开讨论。“行象篇”则对中国古代哲人的哲学实践和行为作诠释,以彰显这些哲人的哲学思想。“理象篇”则围绕着中国哲学中的若干理论性较强术语作揭示,以彰显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差别。
作者简介
作者刘康德,1952年生,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中国哲学研究专家,在两汉哲学、魏晋哲学领域独具建树。从事中国哲学教学与研究多年,尤集中于道家思想,著作严整,沉潜有年,涵养深厚。著有《魏晋风度与东方人格》《阴性文化》《老子直解》《淮南子直解》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
第一章 方法篇
第一节 论中国哲学中的研几方法
第二节 论中国哲学中的体认方法
第三节 论中国哲学中的器物与道理
第四节 论孔子对《诗经》中比兴手法的倚重
第五节 论魏晋哲学中的天地之教
第二章 物象篇
第一节 渔翁与樵叟
第二节 卵子与婴儿
第三节 农夫与工匠
第四节 捕风与捉影
第五节 鸢飞与鱼跃
第六节 游刃与凿
第七节 “浑沌”三性
第三章 字象篇
第一节 论 “道”
第二节 谈 “玄”
第三节 诉 “朴”
第四节 解 “爻”
第五节 释 “□”
第六节 析《老子》的“我”和“吾”
第七节 论明儒的号(一):斋、庵、轩
第八节 论明儒的号(二):山、水、川、谷
第四章 行象篇
第一节 清谈与酒
第二节 医与玄:何晏思想管窥
第三节 木石与造化:阮籍的思想轨迹
第四节 马性与鸟迹:嵇康的思想特质
第五节 “竹林七贤”与中古文化精神
第六节 “戒慎恐惧”论(一):儒生篇
第七节 “戒慎恐惧”论(二):魏晋名士篇
第八节 论“四十不惑”
第五章 理象篇
第一节 《庄子》中的“数”
第二节 秦汉“阴阳五行”中心论
第三节 《淮南子》论社会之“和”
第四节 刘安治国三要素:天、人与器物
第五节 魏晋“玄学”的缘起
第六节 魏晋“名教”与“自然”论笺
第七节 魏晋“贵无”与“崇有”辨正
参考文献
鸢飞鱼跃:中国哲学语素论是2015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康德。
得书感谢您对《鸢飞鱼跃:中国哲学语素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