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睿周报·第16辑(第91-96辑)

信睿周报·第16辑(第91-96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信睿周报》以人文精神为立足点,关注思想和艺术,以及由当下正在发生的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崭新议题。

内容简介

本辑共包含以下六期。

信睿周报第91期:生态危机和新冠全球大流行,促使对人与非人、生命与非生命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除了广为议论的人与动物之共存,有关如何形成一个不同物种不断交流与协商而成的世界的讨论亦关乎权力关系、自我与他者等政治和哲学面向。本期“起点”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动物研究、艺术策展、游戏设计视角出发,探究多物种如何共生共存的前沿理论与实践。

信睿周报第92期:地方感或恋地情结是人文地理学者、小说家历来热衷的讨论对象,而近年艺术界也越来越关注人与大地的情感纽带这一创作母题。本期《信睿周报》邀请艺术田野项目“河流计划”的策划者和艺术家撰稿,探索如何通过学者田野调研和艺术家驻地计划,以跨媒介形式书写地方志,重塑本地知识和文化。

信睿周报第93期:城市的崛起和变迁生成着流动的经验,寄寓着我们对现代性的想象,也裹挟着关于空间、中心-边缘、阶级、权力等多重关系的讨论。本期“起点”邀请来自城市研究领域的新锐学者,重新审视当下城市变迁过程的脉络、谱系和新的可能性。

信睿周报第94期:数十年前,面对社会生活前所未有之变迁与异化,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首提对日常生活的批判研究。今天,当私人感受、日常点滴皆可随手拍得、信手成文,并在瞬息间流转全球,重提对日常生活之本义的严肃探讨和反思尤显迫切。本期“起点”邀请到几位研究方向各异,但都关心日常生活研究的人类学学者,从他们的研究视角出发,思考日常生活研究的本质,呈现日常生活研究的多种面貌。

信睿周报第95期:现代医学的发展不仅为许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解决方案,真尚也涌现出了许多威胁人类生存健康的新问题,并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对待或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态度或方式。本期“起点”邀请到的三位作者分别来自分子生物学、脑科学、数字媒体艺术领域,他们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为我们呈现了自己对这些内容的观察、介入以及思考。

信睿周报第96期:在数字化时代,当人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记忆延展利增删时,这将如何更新我们对主体性的传统认知?数字化记忆又将如何重构主体的自我认知与社会存在?本期邀请几位从事记忆研究的学者,围绕数字记忆、生命与记忆、遗忘机制等话题展开讨论。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信睿周报第91期

21世纪以来的“动物转向”——专访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副教授陈怀宇

诸众的共生诗学——“多物种之云” 策展随想

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游戏设计——来自《迷失》的启示

自然主义与自由意志——《自由的进化》导读

形式社会学视野下的普通人世界——读《寻找门卫》

现代世界的“狄欧蒂玛”——阿格妮丝·赫勒思想评述

信睿周报第92期

用艺术书写地方——“河流计划”的跨媒介实践

河流·田野·工业——珠三角流域艺术驻地漫谈

桑园围水产养殖的研究与创作——从一次古村的长谈说起

艺术与复魅——珠三角龙舟田野调查

信睿周报第93期

重新思考城市——“城市研究”的概念、方法与关切

城市有多少种可能性?——读《寻常城市:在现代性与发展之间》

“无知”与科学的社会建构——读《科学与“无知”的产生》

专访朱青生:让人在艺术中平等和自觉

燧人氏神话考古

从物候到星象宇宙

信睿周报第94期

为什么以及如何研究日常生活?——重提列斐伏尔的批评

作为日常和非日常的菜市场

从介入到融入——“做试管”女性的日常生活

捕捉当代科学与社会的历史感——一份日常生活与研究的札记

张如怡:透明的低语

走向医疗化的生殖

触碰蓝色大理石计算机

信睿周报第95期

21世纪的新医学

虚拟现实疗法会成为革命性的诊疗手段吗?

我想呈现植物人脑海中的波澜壮阔——《植物人脑电波计划》创作手记

鲸的前世和今生——再读《鲸之骨》

我们身边的猎人:从神话叙事反观历史

被食用的气候

信睿周报第96期

当技术可以重构记忆——谈记忆增强与记忆删除

遗忘真的可怕吗?

记忆可以通过延展得到增强吗?

记忆与生命的共同起源——从俄耳甫斯的回顾谈起

记忆删除:找回生命节奏的一种有效手段

对话策展人王姝曼:在影像的一次“刺穿”中,直面创伤记忆

成为母亲的过渡仪式

一个模型,一张地图,一个故事——2023年转媒体艺术节侧记

信睿周报·第16辑(第91-96辑)是2023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恒威 等。

得书感谢您对《信睿周报·第16辑(第91-96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区域(第8辑) 电子书
《区域》由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主办,为跨学科和跨文化的人文研究丛书,其宗旨是立足人文学科的具体问题,在跨学科和跨文化视野中探讨中国人文学科的新领域、新途径和新方法,力图在长期学术积累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学术范式。本辑文章的主题有帝国和主权、解殖和民族主义、现代性理论、历史书写和社会转型理论,涉及英国、日本、印度、北美等世界多个区域的社会与历史分析。
比较政治学研究(2019年第1辑/总第16辑) 电子书
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政治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聚焦于比较政治领域的研究。
当代会计评论:2023年.第16卷第1辑(总第41辑) 电子书
《当代会计评论》刊发思想性、原创性研究文章,涵盖会计、审计、财务等领域,推进会计理论发展,提升社会对会计的认知。总体包括特邀专稿、文献综述和制度描述专栏、原创性研究专栏、书评和随笔专栏。本辑的特邀专稿是耶鲁大学荣誉教授夏桑德(ShyamSunder)撰写的关于数字化与会计的评论文章,他站在人类发展史的视角,提出数字化、分类与会计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辑涉及ESG评级分歧与资本市场信息效率、数字化转型与
文化研究(第32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8年春季刊。
文化研究(第27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6年冬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