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近代企业建立稳定关系,构建利益共同体,获取“社会资本”,保障运营安全。
内容简介
近代政权更迭频繁,举国上下缺乏一套保障企业产权的制度设计,政治势力的起伏经常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近代企业为保障自身运营少受政权更迭等外在因素影响,维持较为稳定的外在环境,努力在与政府官员、铁路、银行、同业公会乃至土匪等社会强势力量之间构建起较为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关系。这种较为稳定关系的建构,由企业在经意或不经意间主导,将社会关系作为“资本”加以投资,以期从中获取利益等方面的回报,这就是“社会资本”。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回报可能是即时的,也可能周期较长。在此基础上,各种社会资本力量的建构,为近代企业的安全和正常生产运营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外部条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序言
摘要
绪论
一 “关系网络”视野下中国近代企业史的外部环境考察
二 “社会资本”概念的厘清
三 山东峄县中兴煤矿公司概况及研究状况
四 本书研究思路、参考资料及具体章节安排
第一章 大股东群体嬗变:基于股份招募的考察
一 中兴矿局发展时期(1878~1895)的股东群体构成
(一)中兴矿局两大股东群体:淮系人物与峄县士绅
(二)中兴矿局领军人物:米协麟与戴华藻
(三)淮系人物给矿局带来的安全保障和资金技术人才支撑
二 中兴煤矿公司初步发展阶段(1899~1915)的股东群体构成
(一)股东群体构成特点:旧股和平过渡与山东省府支持
(二)中兴煤矿公司领军人物:老股代表张莲芬与戴绪万
(三)中兴煤矿新股:开平矿务局、山东官股与津浦路局
三 中兴煤矿第一个黄金发展时期(1916~1928)的股东群体构成
(一)新旧股交接的激烈竞争:周学熙、任凤苞之争
(二)中兴煤矿公司股东群体之一:北洋要员及其给公司的助力和保障
(三)中兴煤矿公司股东群体之二:从津浦路局官员到北洋政要
(四)中兴煤矿公司股东群体之三:武汉商股及其专职监察人身份
四 中兴煤矿第二个黄金发展时期(1929~1938)的股东群体构成
(一)政权更迭与权势转移:“整理中兴案”后上海银行界股东群体的加入
(二)公司新股群体的核心人物:钱新之等银行界重要人物
(三)债权人与股东:银行界股东双重身份及其带来的助力
第二章 公司与士绅之间的关系:基于采矿权争夺的考察
一 双方历史上的恩恩怨怨:中兴矿局时期的追溯
二 公司与士绅争权的集中争斗
(一)双方第一层面的争夺:以台枣铁路为中心
(二)双方第二层面的斗争:围绕矿界的较量
三 梁、田各家与中兴公司之间的权益争夺
(一)经济问题政治化:田毓嵋的十三条罪行控诉
(二)中兴汲水伤害民房及地租炭纠纷案
(三)中兴背后所获得的省府支持——公、私两方面的交谊
四 中兴煤矿对地方士绅的态度:有选择的关系建构
第三章 公司与银行之间的关系:基于资金方面的考察
一 中兴煤矿公司与近代银行之间的关系
(一)借、贷款及往来透支
(二)以公司债发行为中心的考察
(三)股票押款及其他
二 整理中兴案:以银企关系为中心的社会资本的集中体现
(一)1927年中兴收归国有风潮及公司社会资本的初次发动
(二)公开层面:1928年“整理中兴案”与公司舆论的制造
(三)私下层面:“整理中兴案”与私人关系网的疏通
(四)“整理中兴案”结局及后续
三 业务往来之外:银企关系背后的因素考察
第四章 公司与铁路之间的关系:基于运输层面的考察
一 “真正的上司”:近代路矿关系的生动写照
二 中兴公司与津浦、陇海铁路之间的关系
(一)台枣运煤铁路及津浦临枣支路的修建
(二)中兴煤矿与津浦路局合办未遂
(三)煤矿路局运输互惠合同的签订
(四)路局优惠煤价与车租
(五)津浦路局与中兴公司之间的资金借贷
(六)垫款修建码头等——以陇海铁路为中心的考察
三 中兴公司中的“交通系”与公司路局社会关系网的建构
第五章 中兴煤矿与经济民族主义:基于市场竞争的视角
一 华德中兴煤矿公司时期的“德股”:从护符到标靶
(一)德国攘夺山东矿产背景下的现实策略
(二)中兴煤矿运用经济民族主义的对外表现之一:“以德治德”策略的有效运用
(三)中兴煤矿运用经济民族主义的对外表现之二:“德股”的收回与澄清
二 中兴煤矿经济民族主义对内表现形式:矿区专利权、税收优惠与官方助股
(一)矿区专利权
(二)税收优惠
(三)官方助股
三 中兴煤矿经济民族主义运用的困境:现实需求与国煤形象
(一)国煤形象的塑造路径之一:发起和参与各种同业行会
(二)国煤形象的塑造路径之二:经济民族主义思潮中的国煤救济委员会
(三)经济民族主义的多面性:经济利益与家国情怀
第六章 公司与土匪之间的关系:基于矿场安全的考察
一 山东峄县社会状况及“盗区”的形成
二 峄县民众的各种防匪举措
(一)民团的成立
(二)圩寨的修建
(三)缴纳保护费
三 中兴公司与土匪之间的战与和
(一)中兴公司与土匪之间的“战”与“避”——报纸报道下的幻象
(二)现实情况中的“守”与“和”——中兴公司面对土匪时的常态
(三)中兴煤矿在战火中练就的生存本领
四 中兴公司与土匪之间关系的集中体现
五 中兴公司成为威权力量:底气与策略
结论
一 影响中兴煤矿公司发展的重要社会资本力量
二 中兴煤矿公司吸纳“社会资本”的自觉建构
三 中兴煤矿公司股东群体嬗变的成本及公司未来发展走向
四 中兴煤矿公司个案的典型性:兼论“社会资本”理论的适用性
附录
附件一: 中兴煤矿公司大事记(1878~1938)
附件二: 《山东峄县中兴运煤铁路有限公司现办简明章程》
附件三: 1912年6月20日津浦铁路局与中兴煤矿公司签订减价运煤合同
附件四: 津浦路局与中兴公司修改减价运煤合同(1921年3月1日)
附件五: 中兴煤矿公司、直隶保商银行订立借款合同
附件六: 山东峄县华德中兴煤矿公司续招华股章程(1899年)
附件七: 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有限公司添招新股章程(1909年)
附件八: 20世纪30年代枣庄防卫图
参考文献
后记
社会资本与近代企业发展:以中兴煤矿为中心是202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范矿生。
得书感谢您对《社会资本与近代企业发展:以中兴煤矿为中心》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