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国古典主义对现代文学的深远影响与历史反思。
内容简介
作为影响中国20世纪文坛的一种文学思潮和审美理想,古典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经历了敞开至沉寂的命运。从某种意义上说,古典主义为现代中国文学对中西古典传统文化的秉承与宣扬的建构,提供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导向性镜鉴视角与崭新的文学透视内力。
本书既对古典主义早期被引介至中国文坛的契机进行考察,又综观了古典主义在中国经受褒贬毁誉的独特映象;本书既是古典主义文学理论思想渗透于中国文学创作的内涵考辨,又是对古典主义与中国20世纪诸多文学关系历史现场的理性反思与重述。
作者简介
作者潘水萍,哲学博士后,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2011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先后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哲学硕士学位及文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西哲学、文艺美学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
第一章 西方古典主义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希腊想象”:古典希腊精神的泉源与脉动
第二节 “和谐美”:柏拉图的理想图式
第三节 “美即善”:亚里士多德的古典哲学思想
第四节 “寓教于乐”:贺拉斯的诗艺哲理
第五节 17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思潮及其流变
第六节 西方古典主义思潮的局限与辐射
第二章 古典主义植入中国的土壤
第一节 “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核
第二节 “以和谐为美”:中西文化共通性之审美理想
第三节 以“现实主义”解读中国古典文学的迹象
第三章 西学东渐背景下欧文·白璧德在中国
第一节 持守古典精神的“内在标准”
第二节 谨防滑向“浪漫情感”之病态
第三节 白璧德文学批评理论的学术反响
第四节 白璧德学术批评新声的现代尘闭
第四章 “学衡派”与中国之新人文精神
第一节 “学衡派”:崇尚“中正之眼光”
第二节 “学衡派”对欧文·白璧德的接受与传播
第三节 “学衡派”对现代人文精神的标举与昭示
第五章 新月派与中国之新文化精神启蒙
第一节 新月派“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主张
第二节 徐志摩“健康”与“尊严”的态度
第三节 闻一多“三美”新诗格律主张
第六章 梁实秋的古典主义文学精神
第一节 梁实秋:从“浪漫”到“古典”的倾重
第二节 梁实秋对“传统”与“现代”概念的反思
第三节 梁实秋对白璧德的认同与新扬
第七章 周作人与中国之新文艺精神
第一节 把“儿童文学”纳入新文学的宏观建构
第二节 论“言志派”与“载道派”两大新文学源流
第三节 “冷落冲淡”与“逸趣横生”的散文美学意蕴
第八章 京派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铸
第一节 京派“纯正”的文学趣味观念
第二节 “时代”与“人生”的创作题材
第三节 “静穆”之美与“人性”之美
第九章 古典主义与中国当代文艺创作
从“寻根文学”到“中国梦”的中华民族复兴
参考文献
后记
古典主义在中国是2019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潘水萍。
得书感谢您对《古典主义在中国》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