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中国的价值观》深入分析传统文化,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容简介
在当今西方推销普世价值的背景下,本书根据十八大精神,提出了中国人根据自身的历史、民族特点,走自己的路,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符合中国人的民族特点,也具有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国的价值观》从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念入手,较系统地介绍了儒、墨、道家等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流派的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条分缕析式的诠释:第二章说明了构建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第三至五章,分别从国家发展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制度的价值理念(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社会的价值规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进行诠释。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理解中国》丛书编委会
出版前言
绪言 如何理解中国的价值观
第一章 中国传统的价值观
第一节 追寻生命内在意义
一 天人合一
二 内在超越
三 修身成己
第二节 关注“群际”与“义利”
一 仁爱、忠孝与贵德
二 和而不同与明分使群
三 义利、公私与群己
第三节 胸怀家国天下
一 贵和少争
二 兼爱非攻
三 协和万邦
四 富国强兵
五 民惟邦本
六 和合大同
第四节 顺应自然天理
一 道法自然、理通万物
二 天行有常、参赞化育
三 物各有宜、贵和有度
四 生生不息、开物成务
第二章 继承与转折:近现代中国的价值观建构
第一节 “救亡图存”中的价值求索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
二“以群为体,以变为用”
三 人权、民权与国权
四 重塑“国民性”的“新文化运动”
第二节 民主革命时期的价值转向
一 社会主义思潮应运而生
二 社会主义价值的“中国式”早期诠释
三 社会主义文明演化的“中国式”理解
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实践
第三节 中华民族精神的近现代重铸
一 民族意识的觉醒
二 爱国主义的升华
三 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精神的光大
第四节 社会主义精神的时代彰显
一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 民族复兴的道路探索
四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聚共识
第三章 当代中国国家发展的价值目标
第一节 富强
一 国富民强是百年期盼
二 新中国对富强之路的探索
三 建设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强国
第二节 民主
一 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
二 广泛而真实的民主
三 让人民享有更广泛的民主
第三节 文明
一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二 传中华文明薪火
三 筑中华文明高地
第四节 和谐
一 和谐是中国文化的本色
二 国家发展离不开社会和谐
三 构建和谐社会
第四章 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价值理念
第一节 自由
一 自由是当代中国人的重要价值追求
二 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
三 注重实质自由的实现
四 自由与秩序、美德相统一
第二节 平等
一 人人平等是新中国的一贯主张
二 平等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价值
三 人人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第三节 公正
一 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 实现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
三 公平正义比太阳更有光辉
四 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四节 法治
一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二 科学立法
三 严格执法
四 公正司法
五 全民守法
第五章 当代中国公民素养的价值规范
第一节 爱国
一 爱国是各国永恒的主题
二 爱国是公民责无旁贷的“天职”
三 理性爱国,行动报国
第二节 敬业
一 专心致志以事其业
二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三 在平凡中铸就非凡
第三节 诚信
一 言必信,行必果
二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
三 履约践诺,以诚待人
第四节 友善
一 仁者爱人
二 友善是社会的春风
三 怀友善之心、践友善之行
第六章 当代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的价值理想
第一节 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实质
第二节 讲信修睦 协和万邦
一 中国的国际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
二 中国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事务的核心价值观
三 中国的国际观是中国核心价值观在国际关系中的体现
结束语 弘扬核心价值观共圆民族复兴梦
参考文献
关键词索引
后记
中国的价值观(修订版)(理解中国丛书)是201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韩震。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的价值观(修订版)(理解中国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