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信睿周报》以人文精神为立足点,关注思想和艺术,以及由当下正在发生的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崭新议题。
内容简介
本辑共包含以下六期。
信睿周报第67期:邀请几位从事声音研究和创作的学者、策展人和艺术家,从各自视阈出发,呈现声音研究给当下以视觉为中心的文化带来的新启示。
信睿周报第68期:试图聚焦“建筑人类学”这一正在形成中的新学科,思考乡土建筑研究中的建筑更新、景观叙事、地方营造和城市研究等话题。
信睿周报第69期:聚焦对民族工程在历史叙事中的中心性的反思,以及对流动性历史、地区形成中的全球性等话题的探讨。
信睿周报第70期:围绕《尘暴》一书及关乎人类未来的环境问题,邀请历史学家、生态学家、人类学家和艺术家访谈或撰文,回溯历史,反思自我,也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今天的生态困境。
信睿周报第71期:聚焦数字遗产,从文化、记忆、后人类研究等角度重思数字时代的死亡。
信睿周报第72期:邀请来自美术史、考古学、建筑与设计领域的学者,试从他们近年关于敦煌的研究与个人经历出发,来回应这一问题,呈现“敦煌特辑”。
作者简介
作者王婧,艺术人类学者,声音研究学者,声音实践策展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声音研究,感官研究,艺术人类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期文章
信睿周报第67期
声音研究:美妙的、复杂的、糟糕的
听觉的复权
在“虚拟”的锣鼓中听见
你听到的钢琴是钢琴吗?
用声音艺术想象地方的可能性——“原音”创作七人谈
信睿周报第68期
古典中国与当代乡村——从建筑人类学的视角
乡村建筑更新与青年权力
非遗保护视域下的乡村景观叙事与认同建构——以婺源为例
如何理解地方建筑术语?——以四川穿斗民居为例
启梦“江南”:从现实到虚拟世界
从全球史反观城市:方法与实践
找回住房:家的构思与营造
盗猎数字壁画:bug摄影的文化指向
信睿周报第69期
历史是全球的,也是流动的——专访杜克大学历史系教授杜赞奇
重温白南准:交响曲、电视机与禅
如果艺术没有一点野性,也就不会有任何重要性——对话艺术家克里斯多夫·勒·布伦
人类演化史上最大的失误
占卜从业者的世界观与所有人的江湖
我们为何仍未攻克阿尔茨海默病?
信睿周报第70期
历史的物质转向——专访《尘暴》作者唐纳德·沃斯特
再读《尘暴》
我从灰尘中所学
尘暴化的危机
从象征到警戒,自然如何行动?
专访艺术家郑波:植物政治与人类世灭绝
信睿周报第71期
数字遗产——死后即焚与数字永生
寻找理想继承人:从个人数字记忆到数字遗产
从数字自我到数字永生
在数字世界与死亡相遇——谈《网上遗产》
风、巨石和泰戈尔:关于当代性的三个故事
林中路
与空对弈:潜探《赛博朋克2077》中的度亡之旅
信睿周报第72期
如何讲述敦煌艺术的故事?
借鉴墓葬——关于敦煌石窟空间的几点思考
“我”和敦煌
信睿周报·第12辑(第67-72期)是2022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巫鸿。
得书感谢您对《信睿周报·第12辑(第67-72期)》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