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共二十章,主要讨论了中国现代哲学的起源,改良派、维新派的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与深入阐释。
内容简介
此外,书中还分篇章对孙中山、章太炎、王国维、毛泽东、熊十力、冯友兰、贺麟、张岱年等人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入阐述。
作者简介
作者胡治洪,江西省奉新县人。哲学博士,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武汉大学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国学院教授,《儒家文化研究》辑刊副主编,中华孔子学会理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
第一章 传统思想框架中的西学成分:现代哲学的发端
第一节 王韬的道一观、尚智论和一我论
第二节 郑观应的道器论、天人论和中国哲学观
第二章 中西新旧的杂糅:现代哲学的起步
第一节 康有为的二元本体观、自然—功利人性论和重智倾向
第二节 谭嗣同杂糅新旧以求通变的“仁学”
第三节 孙中山的心物本体观、知难行易论和社会历史哲学
第四节 章炳麟的本体观、认识论和进化论
第三章 中西学术的界分与参较:现代哲学的初成
第一节 严复的质力本体——宇宙观和经验主义认识论
第二节 王国维的哲学观及其精深的哲学研究
第四章 崇尚西化与否弃传统:现代哲学的荡越
第一节 陈独秀的激进主义中西文化观
第二节 胡适的实用主义哲学观和文化观
第五章 嘉纳西学并护持传统:现代哲学的含弘
第一节 梁漱溟基于意欲本体的文化哲学
第二节 张君劢的自由意志人生观及其和会中西归宗儒家的文化观
第六章 从低潮到巨澜:现代哲学的主流
第一节 李大钊的传统哲学思想和唯物史观
第二节 李达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与全面阐述
第三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发展及其《实践论》和《矛盾论》
第四节 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中国化和时代化
第七章 返本与开新:现代哲学的建树
第一节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
第二节 冯友兰的“新理学”
第三节 方东美的比较哲学
第四节 贺麟的理想唯心论
第八章 独立的哲思:现代哲学的边缘
第一节 金岳霖的具有严密逻辑性和高度思辨性的情感哲学
第二节 朱谦之的唯情哲学
第三节 洪谦对维也纳学派之逻辑实证论的引介
第四节 张岱年的“新唯物论”和新文化建设思想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哲学通史(现代卷)是2021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胡治洪。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哲学通史(现代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