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这么说,我们怎么做

尼采这么说,我们怎么做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34个话题掌握尼采精神,让你敢于直面自我与生活。

内容简介

尼采为什么说自己是心理学家?他如何给自己“看病”?他的“贵族情结”是怎么回事?他为何崇拜日神?他主张的“权力意志”“永恒回归”“虚无主义”等概念与理论又是什么意思?

尼采这位特立独行的“疯狂”哲人的理论与著作总是给人留下“难懂”的印象。现在,本书作者纳塔内埃尔·马赛洛带你真正打碎这种“滤镜”,让你走进他的人生与世界,听他如何“说”,懂他“怪”在哪儿。

全书以尼采的34个个人特质为主题,细致地介绍了其人、其思想的不同方面。疾病、疗愈、谱系学、自由精神、利己主义……通过逐一理解尼采人生中的这些关键词,你将了解他为何在整个世界哲学史上都如此独特,也能学会像他一样,找到自己看待世界的独特视角。

每章结束,作者还会以专门板块引导你独立深入思考、培养你的哲学思维,并如心理测试般为你提供个性化阅读路线。

来吧,学会用尼采的态度面对生活,直面自己心底的声音,正视自己在他人眼中的“不完美”,活出真正的自我。

作者简介

作者纳塔内埃尔·马赛洛,哲学博士、教师和哲学治疗师。他对尼采的作品及其能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进行了透彻的研究,另著有《哲学疗法:通过哲学解放自己》。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尼采,最熟悉的陌生人!

阅读指南

导言 让我们勇敢出发!

1 尼采是位敏锐的心理学家

2 未来的哲学家

3 一种完全没有“性别差异”的哲学?

4 哲学家之间的对局

5 警惕自己的习惯

第一部分 尼采,无奈之下给自己治病

6 每个人都是自己最好的医生

7 用哲学治愈自己

8 疾病与“发疯”

9 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

10 关于道德的谱系学研究

11 敢于挑衅,也敢负责

第二部分 尼采,自由的精神

12 颠覆与摆脱

13 自由精神

14 警惕概念陷阱

15 比喻的力量

16 没有事实,只有阐释

17 日神与酒神

18 历史并非单一真理

19 不要扮演受害者

20 遗忘绝非缺陷

21 本能是对个人特征的表达

第三部分 尼采时而很激进

22 羊群心态是一种社会疾病

23 敌基督者

24 虚无主义

25 成为孩子

26 新一代贵族

27 永恒回归

28 化疲惫为动力

第四部分 尼采这个人

29 优秀的欧洲人

30 培育与驯服

31 追求精神

32 利己主义并非缺点

33 命运之爱

34 意志,强大的意志

结语

尼采这么说,我们怎么做是2023年由未读出版,作者[法] 纳塔内埃尔·马赛洛。

得书感谢您对《尼采这么说,我们怎么做》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被讨厌的勇气 电子书
《万维钢·精英日课》第三季专题解读,一套强人的生活哲学。
愿你成为最好的女子:经典版 电子书
百万畅销书作家、《风味人间》《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 、《开讲啦》特邀讲师、《新周刊》年度生活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澜经典畅销之作。 新增2.5万字新内容,蔡澜谈女人精华全收录。了解女人,看这一本书就够了。 70余年与女人打交道的亲身经历,坦露对女人真实的观点。既有好女人的气象,又有女人不可爱的缺点;既能看到美好的一面,也充满自省、努力成为更好的女子的启示。 金庸、倪匡、黄霑、亦舒、鲁豫、陈晓卿、许知远、谢霆锋、沈宏非、沈星、林依轮、黄佟佟 十点读书、今日头条、《三联生活周刊》、二更视频、CCTV《开讲啦》、CCTV《看点》、《新周刊》、《南方人物周刊》等盛赞。 愿你成为好的女子。不要——嫉妒、攀比、八卦、懒惰、多疑、自私、控制欲;而要——礼貌、温柔、克制、勤奋、宽容、自信、看得开。 国际知名、《纽约时报》赞誉的插画师苏美璐手绘插画,“中国美的书”获得者、超级畅销书设计师熊琼设计。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电子书
击穿固化思维,逻辑学的入门经典必读。
幸福的智慧 电子书
罗素代表作,哲学大师写给大家的智慧人生指南。
面对父母老去的勇气 电子书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 你爱父母,却没办法和他们独处? 你爱父母,却只能靠中间人传话? 你爱父母,却只愿付出金钱而不愿付出时间? 你爱父母,却对他们的关怀询问避之唯恐不及? 你爱父母,却无法忍受他们的唠叨? 你爱父母,却不肯面对他们越来越需要你的现实? 当父母老了,你的机会来了,拿回亲子关系的主导权,换一种方式爱他们,重新建立人生中重要的人际关系 如果你因为过去的不快与心结,而不知该如何与父母相处,你需要觉悟:今天不是昨天的延续,关系每天都要更新 如果你“为了父母好”,坚持他们照你的安排生活,你可以放弃谁对谁错的想法,接受现在就是他们幸福的样子 如果你因为父母好像不记得你,而不断问他“我是谁”,你可以把今天当成是你们一次见面,让他重新认识你 如果你因为父母的日渐衰老与退化而忧心忡忡,你可以换个角度,为他现在“还做得到什么”而喜悦 如果你因为照顾很累,而不自觉地对父母或兄弟姐妹动怒,你可以坦率地承认做不到,请求他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