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一本书帮你了解,家庭中的亲子沟通是如何影响儿童学业的。
内容简介
儿童的学业成就可能有其家庭成因,《亲子沟通与儿童学业成就》以作者提出的“亲子沟通的三层次模型”为理论框架,从亲子沟通能力、沟通质量和沟通系统三个层面考察了亲子沟通特点与儿童学业成就的关系。系列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一般的亲子沟通、问题解决中的亲子沟通以及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指导可以有效预测或影响儿童的学业表现。这提示我们不仅要重视学校对儿童学习的影响,父母与子女沟通方式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作者简介
作者池丽萍,博士,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及校级重大、重点课题等10余个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2部,其中1部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儿童学业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一、学习的建构性质与亲子沟通
(一)在与成人的互动中学习:学习的社会建构性质
(二)在亲子沟通中成长:亲子沟通作为微观系统变量
(三)在家庭系统中发展:用系统的观点看待亲子沟通
二、亲子沟通与儿童学业的关系
(一)亲子沟通特征研究
(二)亲子沟通模式研究
(三)亲子沟通行为研究
(四)亲子沟通与儿童认知的关系
(五)认知任务背景中的亲子沟通研究方法
三、学业成就及其家庭成因
(一)学业成就界定
(二)学业成就的家庭成因
第二章 研究问题与解决思路
一、以往亲子沟通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亲子沟通模式研究的不足
(二)亲子沟通两类研究中概念衔接混乱
(三)亲子沟通行为研究中的还原论倾向
(四)对儿童沟通行为与反应的忽略
(五)亲子沟通与儿童认知关系的研究匮乏
二、有待研究的问题
(一)如何全面描述亲子沟通状况
(二)学业成就与亲子沟通有怎样的关联
(三)亲子沟通对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究竟如何发生
三、研究思路和框架
(一)总体假设
(二)研究对象选取
(三)研究框架
第三章 亲子沟通的理论建构和工具编制
一、寻找新的视角:理论建构
(一)体现本土性的原则
(二)借助系统论的思路
二、为理论模型提供载体:量表编制
(一)编制目标
(二)程序与方法
(三)量表结构与项目
三、检验亲子沟通的三层次模型及工具:量表预测
(一)检验方法
(二)检验结果及工具修订
四、用模型描述亲子沟通现状:正式施测
(一)研究方法
(二)发现现状
(三)充满差异和不平衡的亲子沟通
五、小结
第四章 学业成就的代际传递及亲子沟通的中介作用
一、学业成就是否“代际传递”:量的研究
(一)研究假设
(二)研究方法
(三)学业成就代际传递现象及机制
二、优差生亲子沟通的比较:质的研究
(一)研究假设
(二)研究方法
(三)亲子沟通中的互倚性与父母角色分工
三、亲子沟通影响儿童学业成就
(一)学业成就的代际传递与亲子沟通
(二)优差生与父母沟通能力的匹配关系
(三)优差生亲子沟通中父母的角色分配和协调
四、小结
第五章 亲子沟通对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机制
一、不同沟通行为带来的“压力”相同吗
二、检验沟通行为与“压力”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及工具
(三)研究程序
(四)编码方案
三、优差生父母带来的认知压力和情绪压力
(一)认知与情绪压力量表信效度分析
(二)不同学业指导者对认知和情绪压力的影响
(三)三类儿童在学业指导中的认知与情绪压力比较
(四)学业任务中优差生亲子沟通特点及其与认知、情绪压力的关系
(五)亲子沟通行为与差生情绪压力的关系
四、亲子沟通引发“压力”影响儿童学业成就
(一)研究任务选择的适宜性
(二)学业沟通行为与优差生认知和情绪压力的关系
五、小结
第六章 用亲子沟通解读儿童的学业成就
一、亲子沟通的三层次模型含义及其合理性
二、学业成就与亲子沟通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三、不同学业成就儿童亲子沟通模式的特点及教育启示
四、研究的发现、创新与展望
附录
一、亲子沟通量表
(一)我与爸爸的交流
(二)我与妈妈的交流
(三)我与爸爸妈妈的交流
(四)每个家庭成员的交流习惯
二、观察编码及评分标准(部分)
(一)具体指导过程
(二)母亲和孩子的沟通能力
三、学习指导中的亲子沟通:对儿童的访谈
四、现场研究中的数学测验
参考文献
后记
亲子沟通与儿童学业成就是2013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池丽萍。
得书感谢您对《亲子沟通与儿童学业成就》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