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第1卷)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第1卷)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探讨了唯物主义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章。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马克思的史学思想等。本书对马克思主义史学诞生的时代背景和哲学、经济学、历史学、自然科学的来源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而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原则坚定性、内容完整性、理论彻底性、方法独创性以及现实针对性有更透彻了解。唯物史观的创立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具有伟大意义,是马克思对历史发展的辩证运动和世界历史理论核心蕴涵。

作者简介

作者于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系主任、教授。首都师大、复旦大学、上海师大等校兼职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术委员会委员,《史学理论研究》、《世界历史》杂志主编。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主要从事外国史学理论研究工作。近年在外国史学思想史和文化史等方面,有多种成果问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导言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诞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哲学来源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经济学来源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学来源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自然科学来源

第二章 唯物史观的形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前的社会历史观

第二节 唯物史观的创立

第三节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 历史发展的辩证运动

第五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第六节 马克思的两部历史学笔记

第七节 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

第三章 马克思的史学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历史维度

第二节 历史的本质、起源与目的

第三节 历史时间

第四节 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五节 历史规律与进程

第六节 世界历史与共产主义

第七节 历史意识与历史认识

第八节 马克思的历史生成论

第九节 历史研究的方法

第十节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及其史学意义

第十一节 马克思的人类学研究及其史学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第1卷)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是201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立新。

得书感谢您对《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第1卷)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总第2期)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主办刊物,本册是总第2期。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总第3期)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主办刊物,本册是总第3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9辑) 电子书
本刊原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丛》,2019年《论丛》改版为集刊,每年出版发行两辑,栏目重新进行精心设计,本辑为第9辑,主题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东欧和苏联学者卷·第2版·下卷 电子书
本书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性、广泛性和学术性,按照当代西方、当代东欧和苏联、当代俄罗斯和当代中国四个角度,汇集了当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解说和阐释。
身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电子书
本书选取鲜活生动的案例,采用符合青少年成长特点和阅读习惯的形式,以马克思哲学原理解读身边的故事,诠释马克思哲学原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和应用,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