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学术意义上的行政区划变迁通史。各卷作者在相关领域有长期的学术积累,全书的写作也倾注了十余年之功,希望能成为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著作。
内容简介
本卷依据相关传世与金石考古资料,全面而系统地逐年复原了五代十国时期(907—959)中原地区先后更替的后梁、后唐(晋王)、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王朝政权与在此期间南北方所出现过的前蜀、后蜀、南平(荆南)、楚(楚王)、吴(吴王)、南唐、吴越、闽(威武、闽王)、南汉(大彭王、南平王、南海王、大越)、北汉等十个地域政权的行政区划的演变过程。同时,兼论其时曾存在过的岐王、卢龙(燕王、燕)、赵王、北平王、定难、归义(西汉金山国)、武贞、宁远、邕管(岭南西道)、江西、百胜、高州、新州、静海、殷、湖南及清源等或大或小的各割据政权(势力)的辖区范围的变迁。其中对存在于这一时期诸多纷繁复杂、悬而未决的政区地理相关问题,作了迄今为止最为详尽、完整的揭示与廓清。全卷除绪论与附录外,分为概述编与考证编两大部分。
作者简介
作者李晓杰,1965年12月生于河北省唐山市。198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8年至1991年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工作,任助理馆员。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教授。著有《东汉政区地理》《体国经野——历代行政区划》等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言
第一编 五代十国时期政区沿革概述
上篇 五代辖境政区沿革概述
第一章 后梁[附:岐王、燕王(燕国;含卢龙)、赵王、北平王、定难、归义(含西汉金山国)]
第二章 后唐(晋王)
第三章 后晋
第四章 后汉
第五章 后周
下篇 十国辖境政区沿革概述
第六章 前蜀
第七章 后蜀
第八章 南平(荆南)
第九章 楚国(楚王) (附:武贞、宁远、湖南)
第十章 吴国(吴王) (附:江西、百胜)
第十一章 南唐(附:清源)
第十二章 吴越
第十三章 闽国(闽王) (含威武;附:殷国)
第十四章 南 汉(大彭王、南平王、南海王、大越) (附:邕管、新州、高州、静海)
第十五章 北汉
第二编 五代十国辖境政区考证
上篇 北方政权辖境政区沿革
第一章 后梁(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辖境政区沿革(上)
第二章 后梁[承岐王(部分区域);暨晋王(部分区域)、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辖境政区沿革(下)
第三章 晋王[暨后梁(部分区域)、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附:北汉]辖境政区沿革(上)
第四章 晋王[承后梁(部分区域)、卢龙(暨燕王、燕国)、赵王、北平王;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辖境政区沿革(下)
第五章 岐王[暨后唐、后晋、后汉(部分区域:暨后蜀)、后周]、定难、归义(承西汉金山国)辖境政区沿革
下篇 南方政权辖境政区沿革
第六章 前蜀[承岐王(部分区域);暨后唐、后蜀(部分区域:暨后晋、后周)]辖境政区沿革
第七章 荆南(暨南平)、楚王[暨楚国、南唐、南汉、湖南]辖境政区沿革
第八章 吴国[承吴王、江西、百胜;暨南唐(部分区域:暨后周)]辖境政区沿革
第九章 吴越、闽王(承威武;暨闽国、殷国、南唐、吴越、清源)辖境政区沿革
第十章 南汉[承大彭王、南平王、南海王、大越;宁远、楚王(部分区域)]、静海[暨南汉(部分区域)]辖境政区沿革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五代十国卷是2014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晓杰。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五代十国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