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重点考察“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这四大传说的经典化过程、民众接受心理以及当下的思想艺术价值等。
内容简介
本书前四章各聚焦一个经典传说,分别解析人物、名胜、地域、情节之于传说的意义、作用以及传说的演进机制;后两章关注经典传说的共性与个性、当下与未来。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四大传说的主人公均面临困境和矛盾,即“阻隔”,他们各自冲破艰难险阻,表现出对“爱慕”的坚守与追寻。阻隔与爱慕,展现了人类爱情故事中的“隔河情结”,传达了经典传说震撼人心的悲剧美与温暖向上的力量。
作者简介
作者肖波,湖北随州人,文学博士。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教授,英国华威大学、剑桥李约瑟研究所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民间传说、文化遗产和文化产业。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序
前言
第一章 人物:多元身份与故事演进的可能
第一节 天上人间:牛郎身份的线性演变
一 位列名宿的天上星
二 牵牛而前的人化神
三 跻身天界的世俗仙
四 降落人间的放牛娃
第二节 民间想象与织女的身份叠加
一 仙界帝胄之天女
二 司桑善纺之织妇
三 同心离居之思妇
四 聪慧灵秀之巧妇
第三节 天河与牛郎织女传说的推进机制
一 天河:河流阻隔与爱的企慕
二 阻力:女方划出天河
三 合力:帮牛郎跨天河
四 七月七:相会的时机选择
第二章 名胜:风景与传说的文化互动
第一节 西湖断桥与传说的聚焦
一 断桥其名
二 断桥其地
三 断桥传奇
第二节 金山寺与传说的合成
一 金山其寺
二 法海其人
三 水漫金山
第三节 雷峰塔与传说的附着
一 塔成:王室佛塔的兴衰
二 镇蛇:传说的隐性与显性线索
三 塔倒:民众情感与传说演进
四 重建:传说附着与文化期待
第三章 地域:传说资源的开发与竞合
第一节 浙东风物与梁祝传说的落地生根
一 史志文献中的梁祝身影
二 艺文民俗里的梁祝情缘
三 文化遗迹间的梁祝印记
第二节 梁祝传说的多维传播与起源地争执
一 化蝶传说与宜兴英台故里
二 节义禁忌与济宁梁祝遗迹
三 民间声音与汝南梁祝故事
第三节 梁祝传说起源地的博弈与竞合
一 文化热潮中的符号抢注
二 坐实传说的资源竞争
三 文化多元并存与理性合作
第四章 情节:要素张力与民间情绪的凝聚
第一节 孟姜女与通名私名转换
一 姜女:青铜时代的柔美亮色
二 孟姜:主祠不嫁的姜氏长女
三 杞梁妻:明礼善哭的传奇齐女
四 孟姜女:置换成私名的通名
第二节 姜女之哭与情礼较量
一 以哭动人之齐讴
二 齐鲁大地之哭礼
三 身世变幻之杞梁
四 哀感动天之孟调
第三节 哭倒长城:科学与传说的争辩
一 崩城之传闻与质疑
二 筑怨兴徭与崩长城
三 背负民怨之秦始皇
第五章 流传:经典传说的基因与密码
第一节 经典传说的共性基因
一 婚姻爱情之主题
二 对比鲜明之人物
三 震撼人心之悲剧美
第二节 经典传说的个性密码
一 源自生活的层面
二 超出现实的路径
三 回归理性的秘门
第三节 经典传说的多维对话
一 经典传说在民族地区的传播
二 经典传说的域外传播
三 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
第六章 去向:经典传说的当下与未来
第一节 经典传说的当下形态
一 亲历经典传说
二 经典传说当下形态之一
三 经典传说当下形态之二
第二节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说
一 环境变化
二 传承者
三 传说的保护
第三节 传说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 以爱情为号召的品牌塑造
二 以实物为载体的景区开发
三 以节庆为牵引的人气汇聚
第四节 传说的发展趋向
一 基于传承人的活态保护
二 基于受众的多元开发
三 基于传播方式的潮流跟进
参考文献
后记
阻隔与爱慕:中国经典传说的多元阐释是202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肖波。
得书感谢您对《阻隔与爱慕:中国经典传说的多元阐释》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