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斯贝尔斯与中国:论哲学的世界史建构

雅斯贝尔斯与中国:论哲学的世界史建构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轴心文明到多元现代,将无所不包之广度与具体观察之深度,对于事物本质意义的探索与敢于剖析自己哲学的勇气相结合。

内容简介

作为20世纪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的雅斯贝尔斯并没有像另外一位哲学家海德格尔一样在中国备受关注,跟在欧美并没有什么两样。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他没有像海德格尔众多目前执教于世界各国哲学界的弟子们,同时他平淡的一生从来也没有像海德格尔一样不时会在哲学界之外掀起波澜。

作为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心理学、实存哲学、哲学史、时代史、政治等多个方面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很遗憾的是,中文学界对雅斯贝尔斯的译介工作一直是零星地进行的,因此大部分的研究,也都是从译本出发进行的研究。

尽管在国内曾经呈现出有关雅斯贝尔斯悲剧美学、轴心时代理论以及他的教育思想的热,但回过头来翻阅这些所谓的“研究成果”,就会发现,其中既没有基于一手文献的研究,也缺乏对各国相关研究成果的总结、借鉴,大都是一种低水平的介绍和重复转述。

因此从雅斯贝尔斯德文原著入手,同时参考德文、英文、日文等其他语种的研究成果,对雅斯贝尔斯的哲学进行研究,是作者20多年来一直致力的工作。

本书是作者在翻译、研究雅斯贝尔斯的著作时,特别是在研究他的“哲学的世界史”时所撰写的10篇学术文章。

作者简介

作者李雪涛,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全球史研究院院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论:从莱布尼茨和黑格尔走向雅斯贝尔斯

一、 理想化了的中国

二、 平庸化了的中国

三、 作为合题的雅斯贝尔斯对中国的认识

第一章 论雅斯贝尔斯的世界哲学及哲学史的世界观念

一、 “思想移民”的时代

二、 “主客体分裂”与“澄明”

三、 “世界哲学”

四、 “轴心时代”

五、 哲学的世界史视野

六、 哲学的世界史之考察方式

七、 “主观心理学”的方法

八、 结论

第二章 雅斯贝尔斯对东西方文明的认识

一、 对东西方的界定

二、 西方通过东方定位自身

三、 东西方之间的互补

四、 东西方之间的动态关系

五、 破除西方在面对东方时的傲慢态度

六、 结论

第三章 论雅斯贝尔斯历史哲学中的 全球史观念

一、 时代背景

二、 雅斯贝尔斯的哲学发展

三、 《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在雅斯贝尔斯哲学中的定位

四、 历史研究的出发点及“交往”的观念

五、 “轴心时代”的意义

六、 技术时代与世界哲学的观念

七、 对未来的展望

八、 将传统化为己有

九、 结论

第四章 从轴心文明到多元现代性

一、 20世纪70-80年代两次有关轴心时代的国际会议

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倬云与杜维明对“轴心时代”理论的介绍

三、 雅斯贝尔斯著作译本中的“轴心时代”

四、 中国学界对“轴心时代”的批判

五、 轴心时代中与中国相关的史实再探讨

六、 有关第二轴心时代/新轴心时代

七、 《二十一世纪》对“轴心文明与二十一世纪”的讨论

八、 21世纪第二个十年对“轴心时代”的解读

九、 结论

第五章 范式的创造者

一、 雅斯贝尔斯对孔子思想认识的资料来源

二、 孔子

三、 孔子的思想

四、 孔子的人格

五、 影响史

六、 结论

第六章 道及统摄

一、 雅斯贝尔斯对老子思想认识的资料来源

二、 史陶斯的《老子》译本

三、 道与统摄

四、 结论

第七章 哲学的信仰

一、 雅斯贝尔斯与佛教最早的接触

二、 欧洲哲学传统与人类的中心问题

三、 哲学的信仰与佛教

四、 与佛陀一起做哲学

五、 佛教

六、 实存之澄明

七、 大哲学家王国中的佛陀

八、 佛陀的教义与“统摄”

九、 “统摄”与涅槃

十、 对学院哲学体系的解构与佛教之缘起

十一、 科技、存在及佛陀的典范意义

十二、 佛教与自由、超越

十三、 和平主义与大乘佛教

十四、 对雅斯贝尔斯所使用文献的几点评价

十五、 结论

第八章 雅斯贝尔斯在中国的接受史 及出版其中文著作集的构想

一、 民国时期对雅斯贝尔斯哲学的译介

二、 1988年以后中文学界对雅斯贝尔斯的译介

三、 雅斯贝尔斯的著作及其哲学在日本

四、 德文版《雅斯贝尔斯全集》与中文版《雅斯贝尔斯著作集》的构想

结论

一、 哲学的世界史遗产

二、 作为“合题”的雅斯贝尔斯的世界哲学

三、 与中国一起做哲学

四、 从“隔历”走向“圆融”

五、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原典:雅斯贝尔斯著作

第二部分 其他参考文献

后记

雅斯贝尔斯与中国:论哲学的世界史建构是2021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作者李雪涛。

得书感谢您对《雅斯贝尔斯与中国:论哲学的世界史建构》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理论建构与多元维度 电子书
国内首部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专论。
智慧教育的建构 电子书
本书共六章,内容包括:智慧教育视域的人及其教育意蕴、智慧教育转识成智何以及如何可能、智慧教育视域的学校课程建设、智慧课堂的创生等。
中国学术与话语体系建构(2016) 电子书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本书主要收集和梳理2015年话语体系研究领域相关文章,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归纳为“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马克思主义与话语体系创新”、“人文视野中的话语体系建设”、“经济理论实践与话语体系建构”、“中国外交与国际话语权”等5个专题。
何谓明代:“危机”下的世界史与东亚 电子书
本书是日本著名学者冈本隆司教授撰写的、专门向日本读者介绍明代历史的入门书。全书主要分为六大部分,包括形成、体制、变革、社会、乖离、混乱、崩溃,大体覆盖了明朝1368年立国至1644年灭亡的二百余年历史。书中吸收了百年间日本明史研究的成果,同时又兼具通俗易懂的特点。作者分析了一直以来明史不受日本学者重视的原因,并结合多领域的研究成果试图使明史“有趣”起来。从外国学者的视角审视明代历史,能给人以不同的
文化研究的学术谱系与理论建构 电子书
本书所探讨的“文化研究”作为一个专名,特指兴起于当代英语国家并在当今世界产生广泛影响的一种以大众文化和媒介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思潮、智识活动与跨学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