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本专门介绍医学领域的伦理问题的书。
内容简介
面对医学伦理问题,我们在此有很多东西要说,比如对高昂医疗费用的抱怨,对恶劣医患关系的谴责,甚至是对医学工作者职业操守的质疑。当然,我们也有很多东西要了解,比如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试管婴儿,代理母亲与通常理解的母亲有什么不同,克隆人究竟在道德上是否应该被允许。
不过,作为本书的主旨之一,我们希望这里的讨论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像日常生活中的闲谈那样,过多地掺杂了情感的成分。
作者简介
作者李本富,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兼性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从事妇产科外阴病诊断及治疗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现任卫生部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和北京大学医学部性医学研究中心学术部部长、中国医师协会理事、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医师资格考试试题开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类基因组伦理、法律和社会委员会委员、中国癌症基金会伦理委员会委员、中国红十字会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专家委员会委员、人民卫生出版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健康促进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伦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编审委员会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第一讲 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的主要理论
一 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
二 功利主义的主要特征
三 功利主义的划分和功利主义的困难
四 行为义务论和准则义务论
五 康德的准则义务论
六 行动导向的伦理理论的困难
七 美德伦理理论
第二讲 医学伦理学概述
一 医学伦理学的传统
二 生命伦理学的兴起与医学伦理学的发展
三 誓言与规范
四 生命的意义
五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六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概念
第三讲 医患关系
一 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二 理想与现实
三 医患关系的模式
四 患者的权利与义务
五 医患纠纷的起因
六 医患纠纷的防患
第四讲 医务人员的人际关系
一 何谓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
二 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模式
三 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历史回顾
四 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我们的回答
五 医生与护士
第五讲 医者与社会
一 医者的社会责任
二 技术使用的误区
三 家庭病床与健康教育
四 生命质量控制
第六讲 临床诊疗的道德规范
一 诊断与检查
二 用药与用刀
三 精神障碍患者的尊严
四 对女性患者的呵护与尊重
五 儿童的保护
第七讲 护理道德
一 护理与护理道德
二 护士的角色
三 基础护理与整体护理道德
四 门诊护理与急诊护理道德
第八讲 预防医学道德
一 预防医学与预防医学道德
二 环境保护与食品卫生
三 职业危害因素的预防
四 传染性疾病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
五 突发事件处理与社区服务
第九讲 医学实验的道德规范
一 医学研究与道德规范
二 动物实验与动物的权利
三 人体实验、知情同意与伦理审查
四 尸体解剖与死者的尊严
第十讲 医学道德的培育
一 道德教育
二 道德修养
三 道德监督
第十一讲 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
一 何谓器官移植
二 与供体相关的伦理问题
三 与受体相关的伦理问题
四 器官移植与资源分配
五 准则与法律
第十二讲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
一 基因与基因性疾病
二 基因诊断的伦理争论
三 常规基因治疗的道德辩护
四 产前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
第十三讲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生殖性人类克隆的伦理问题
一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克隆技术
二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共同的伦理问题
三 人工授精
四 试管婴儿
五 代理生殖
六 生殖性人类克隆
第十四讲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问题
一 人类干细胞与人类胚胎干细胞
二 医学承诺之间的张力
三 胚胎的道德地位与人类尊严
四 意图的区分
五 手段的差别
六 不同的视角
第十五讲 人体死亡的伦理问题
一 死亡与安乐死
二 杀人之恶与爱人之善
三 双重效应学说
四 杀人与任由死亡
五 其他问题
六 临终关怀
后记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已有选目
医学伦理学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是200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曦。
得书感谢您对《医学伦理学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