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巴蜀籍考生殿试卷选粹

清代巴蜀籍考生殿试卷选粹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精选大学者、大教育家傅增湘先生曾经收藏过的殿试卷37份,图文并茂,十分有趣。

内容简介

一代学者、教育家、收藏家傅增湘先生将80多份殿试卷子捐赠给了重庆图书馆,这是一批珍贵的文献,极有研究价值。为了使这些殿试卷能让更多的普通读者了解,重庆图书馆从中精选出37份巴蜀籍考生的试卷,加以注释录文,编成《清代巴蜀籍考生殿试卷选粹》一书。

对37份殿试卷的录文和注释是本书的主体;书首章为《科举制度与殿试》一文,对明清的科举考试进行了一般性的介绍;书末一章从古代典籍中辑录出一些有关科举的逸闻趣事,作为延伸阅读,加深读者对科举制度的理解和兴趣。

作者简介

编者任竞,1968年出生,现任重庆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文学学士、研究生,研究馆员,“文化部优秀专家” ,重庆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科举制度与殿试

科举制度及试策

三级四次考试的殿试

巴蜀清代殿试卷

巴蜀历代进士概观

巴蜀珍稀殿试卷欣赏

巴蜀籍考生殿试卷点校

(一)清雍正八年( 1730)庚戌科

(二)清雍正十一年( 1733)癸丑科

(三)清乾隆元年( 1736)丙辰科

(四)清乾隆四年( 1739)己未科

(五)清乾隆七年( 1742)壬戌科

(六)清乾隆十三年( 1748)戊辰科

(七)清乾隆十六年( 1751)辛未科

(八)清乾隆十九年( 1754)甲戌科

(九)清乾隆二十六年( 1761)辛巳恩科

(十)清乾隆二十八年( 1763)癸未科

(十一)清乾隆四十三年( 1778)戊戌科

(十二)清道光十五年( 1835)乙未科

(十三)清道光十六年( 1836)丙申恩科

(十四)清道光十八年( 1838)戊戌科

(十五)清道光二十七年( 1847)丁未科

(十六)清道光三十年( 1850)庚戌科

(十七)清同治二年( 1863)癸未恩科

(十八)清光绪三年( 1877)丁丑科

(十九)清光绪十二年( 1886)丙戌科

(二十)清光绪十五年( 1889)己丑科

(二十一)清光绪二十年( 1894)甲午恩科

(二十二)清光绪二十一年( 1895)乙未科

(二十三)清光绪二十四年( 1898)戊戌科

巴蜀籍考生殿试卷赏析

重庆图书馆馆藏清代殿试卷试诠

重庆图书馆藏殿试卷的书法风格及其渊源

延伸阅读

科举逸闻趣事

(一)选才用人

(二)科举考试之制

(三)科举之名衔称谓

(四)科举时代轶事汇记

科举人物逸闻

科场轶事

八股趣谈

明清科举案

杂录

后记

清代巴蜀籍考生殿试卷选粹是2017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作者任竞 主编 。

得书感谢您对《清代巴蜀籍考生殿试卷选粹》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清代名臣李光地 电子书
李光地是清代著名政治人物。作为清初名相,他“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在平息三藩之乱、统一台湾、治理水患、澄清吏治、奖掖学术、发展教育、选拔人才等实际事功方面,特别是在为清政府奠定思想统治的重心方面,对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对康熙时代的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书考察了李光地近半个世纪的仕途生涯,系统梳理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政绩,并对李光地的历史地位进行客观
清代思想家李光地 电子书
李光地是清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长达四十八年的宦海生涯中,他鞠躬尽瘁,勤恳不懈,为康熙盛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个人行动与康熙时代的政治生活紧密相关,他的思想又与当时的社会思潮有着极其微妙的互动关系。本书从李光地的思想渊源、政治思想、理学思想、易学思想及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科技等其他思想,较全面地考察了李光地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也借此考察了李光地思想对清初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
档案中的历史:清代政治与社会 电子书
作者近三十年深入研究清代政治与社会的成果。
清代仓储的制度困境与救灾实践 电子书
一部研究清代仓储制度的学术作品。
秘密社会的秘密——清代的天地会与哥老会 电子书
本书论述一个清史研究领域的问题,即秘密为什么之于“秘密会社”重要?有学者认为秘密像血缘,捆绑住参与者。本书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秘密与血缘有所分别,血缘不会因为扩散而冲淡,反之,秘密则随着扩散,越不秘密。因此,本书认为秘密会社不在于真正有多少秘密,而在于秘密的传播本身才是秘密会社生存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