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全球化: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进程与意识形态争论引领。
内容简介
全球化不仅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而且是人的主观意志发挥影响的作用结果,主要表现在全球化的意识形态或理论维度方面所进行的争论而起到的引领效果。这些意识形态或理论是人们对全球化形成的根本看法和观点,而最为本质的是对全球化好与坏、是与非的判断。从不同的立场、观点出发,人们对全球化必然会形成差异性的判断和界定。在没有形成“全球化”这一普遍词汇前,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们就已经站在世界的高度关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关联现象。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出发,提出联系日益紧密的条件下世界历史开始形成这一基本理论。列宁在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历史发展阶段所进行的判断的基础上,针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历史条件的新的特征进行了总结,指出以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为核心的宗主国同广大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附属国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尖锐对立的世界体系。毛泽东针对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形势、两个阵营的变化状况,提出了“三个世界”的重要主张,做出战后的民族民主运动是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力军的判断。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自序
目录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和文献综述
二 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意义
三 研究的创新之处和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全球化的基本理论
一 全球化的由来与发展
二 全球化的概念
三 全球化的相关层面
四 全球化理论的分类
第二章 全球化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述要
二 列宁的帝国主义世界体系理论
三 毛泽东“三个世界”的划分是世界体系理论的新发展
四 马克思主义经典全球化理论的当代价值
第三章 西方主流全球化理论
一 全球化不可逆转,终将使所有人获益
二 全球化是国家主权的弱化
三 全球化是自由市场的全球扩展
四 全球化是西方民主价值观的普世化
第四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
一 全球化是可逆转的人类历史进程
二 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全球膨胀
三 全球化是全球性问题产生的根源
四 全球化中的西方意识形态领导权
五 全球化将导致新的资本统治形式产生
第五章 第三世界全球化理论
一 全球化增强了边缘国家对中心国家的依附
二 资本主义全球化造成全球不平等
三 全球化是西方国家对边缘国家的文化侵袭
四 全球化导致民族国家主权危机
五 “替代主义”全球化可能存在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全球化理论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全球化观点
二 全球化的客观趋势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三 全球化要求合作共赢的包容性发展
四 全球化需要推进全球治理变革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对全球化理论的评析
一 全球化并非意味着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大一统
二 全球化并未真正形成新的全球统治形式
三 全球化未曾远离意识形态的影响
四 在全球化进程中国家主体意志从未消失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全球化理论研究是201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孙威。
得书感谢您对《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全球化理论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