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社会学的逻辑:双学科视角下的理论探索

历史社会学的逻辑:双学科视角下的理论探索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双学科视角理解历史社会学的研究脉络。

内容简介

历史社会学是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联姻和综合。

为了从历史学到社会学,本书的第一部分四章以“迂回与进入”的方式,澄清孔飞力、史景迁和魏斐德作品中的社会学理论贡献,建立他们和韦伯、吕炳强和赵鼎新在政治社会学和社会学认识论方面的对话。

为了从社会学到历史学,本书的第二部分四章以时间性为中心,探讨生命历程社会学、第三波历史社会学、事件性社会学中的四种时间性:主观时间性、继替时间性、阈限时间性和突现时间性。

作为历史学和社会学的结晶,本书为历史社会学提供学科关系上“迂回与进入”的联接策略,也提供理论旨趣上关于事件时间性的综合纲领。

作者简介

作者孙宇凡,笔名高行云,爱丁堡大学社会学博士,“Sociological理论大缸”公众号创办人。研究兴趣为社会理论、社会科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历史社会学。

其作品发表在《清华社会学评论》等刊物,出版专著《听与说:社会学电邮集 2012—2013》(合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历史社会学的真谛

前言和致谢

第一部分 从历史学到社会学

第一章 孔飞力:君主与化身的奥秘

一、国家过程

二、权力时间

三、化身与去化身

四、比较与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史景迁:虚构传统与历史诠释

一、问题的提出:文本式与脉络式

二、文献述评:两种回答及其不足

三、分析框架:经由述平小说《某》的转化

四、案例分析:《康熙》与《王氏之死》

五、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从赵鼎新到魏斐德:意识形态正当性与明清易代

一、导言:经典文本与历史经验中的“天命”研究

二、绩效正当性主导下的天命观解释:评述赵鼎新的观点

三、回到韦伯:作为普遍基础的绩效/效力

四、经由四因说:无法成为特殊维度的绩效正当性

五、捍卫意识形态正当性:魏斐德论明清易代与天命-正统

六、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把历史学带进来:历史社会学的跨学科想象与策略

一、导言:跨越学科边界的“想象的历史社会学共同体”

二、类型一:历史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分支领域

三、类型二:历史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学科本质

四、对第二种类型的共同反思:学科沙文主义与孤岛隔绝化的吊诡式并存

五、第三种类型?理想大于实际的“二者合一”

六、迈向第四种类型:“迂回与进入”

七、迂回与进入的历史社会学书写:以本书的前三章为例

(一)孔飞力作为历史社会学家

(二)魏斐德作为历史社会学家

(三)史景迁作为历史社会学家

八、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从社会学到历史学

第五章 社会学的想象力与主体时间性:从成伯清到史景迁

一、从历史、传记到历史、世代与生命历程

二、从反时间倾向到反思时间倾向

三、从多重实在性到士多噶因果性

四、两个案例:《康熙》与《王氏之死》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第三波历史社会学与突现时间性:存在论与方法论

一、导言:第三波历史社会学的集体宣言

二、突现存在论

三、深度类比方法论

四、突现时间性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构与事件时间性:《历史的诸逻辑》的内在批判

一、导言

二、结构:从吉登斯式到关系网络式

三、转型:认定与过程

四、事件时间性:水平与垂直

五、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四种时间性:迈向另一种事件社会学

一、社会学与历史学的两对关系

二、事件作为社会学与历史学的结合

三、历史作为过去和时间性:共时脉络与历时转型

四、阈限时间性和继替时间性:结构的历史或历史的结构

五、现在时间性和突现时间性:历史的现在或现在的历史

参考文献

附录

索 引

历史社会学的逻辑:双学科视角下的理论探索是2021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孙宇凡。

得书感谢您对《历史社会学的逻辑:双学科视角下的理论探索》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镜像中的历史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15年22篇长短文,展示了从社会史、心性史(记忆研究)、概念史三个角度切入历史的可能性。
听见历史的声音 电子书
本书精选《听见历史的声音:文物传奇》32期节目,以互动书的形式融合文字稿、照片、音频、视频等多种载体,通过实地探访、口述历史的形式寻根厦门记忆,揭示文物保护的现代意义。
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 电子书
从政治文化角度研究华夏与华夏化。
中西古代历史、史学与理论比较研究 电子书
本书分为:古代中国与西方的历史比较研究、古代中国与西方的史学概论、古代中国与西方历史理论的比较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与西罗马灭亡后欧洲历史发展的异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与西罗马灭亡后欧洲文明断续的异同等内容。
广州宏观经济运行:1978~2018(历史、逻辑与实证) 电子书
本书研究的时间跨度为1978-2018年,意在总结回顾广州市改革开放40年来宏观经济运行的逻辑关系与数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