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鉴古知今,如何跨越现代化进程中的陷阱,这本书尝试回答。
内容简介
本书回顾了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在面对现代化进程中的陷阱时的经验与教训,从理论与对策两大板块展开“中等收入陷阱”、“拉美陷阱”、“西班牙幻影”、“日韩困境”、“塔西佗陷阱”、“修昔底德陷阱”综合理论研究,并通过回顾各国应对政策,尝试回答如何才能避免跌入“各类陷阱”,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编者夏锦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导论 跨越现代化陷阱的理论与实践
一、论题的重要性
二、跨越“现代化陷阱”势在必行
三、“现代化陷阱”的类型与特征
四、谋划前瞻性举措跨越“现代化陷阱”
第一章 创新驱动视角下的“中等收入陷阱”危机及其跨越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中国创新驱动困境与“中等收入陷阱”危机
一、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现状评价
二、创新驱动困境下的“中等收入陷阱”危机
第三节 中国创新驱动困境的形成及突破
一、中国创新驱动困境的成因机理
二、创新驱动困境突破与“中等收入陷阱”跨越路径
第四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政策建议
第二章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第一节 中等收入群体对于富民的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回顾
第三节 江苏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估算
一、收入五分组下的江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二、江苏城镇非私营单位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估算
三、江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点地区
第四节 江苏居民收入结构与收入差距分析
一、江苏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结构分析
二、江苏与浙江的收入结构、城乡差距以及收入分层比较
第五节 江苏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江苏居民收入的特点——底线不低,上限不高,小康有余,富裕不足
二、江苏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的挑战
第六节 扩大江苏中等收入群体的对策建议
一、稳步提升中等收入群体的工资性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二、通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型和创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三、挖掘财产性收入提升途径,健全要素报酬机制
四、采取“有为政府”的思路,打造绝对优势产业的赶超战略路线图
五、通过有效制度供给和公共投入鼓励创新创业,营造创富氛围
第三章 “中等收入陷阱”的解释:一个比较的视角
第一节 经济社会的一般特征
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增强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三、消费结构呈富裕型特征,大额消费明显增加
四、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经济社会问题凸显
第二节 东亚与拉美的比较
一、东亚在国家指导下的产业转型与拉美的经济自由主义
二、东亚收入的相对公平与拉美收入的两极分化
第三节 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难点与对策
一、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难点
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点
三、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第四节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成因与对策
一、收入差距的测量标准概述
二、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
三、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
四、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的对策
第四章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第一节 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及特征
一、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
二、中等收入陷阱的特征
第二节 收入分配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
一、收入分配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机理
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意义
第三节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一、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历程
第四节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初次分配不合理,导致明显的贫富分化
二、“二次分配”严贫宽富,进一步扩大了收入差距
三、第三次分配机制尚未形成,无助于缩小收入差距
第五节 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和策略
一、调整初次分配:提高劳动报酬比重,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二、调整二次分配:完善税收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三、调整第三次分配:构建慈善的文化和制度环境
第五章 “日本困境”对我国现代化的借鉴
第一节 日本现代化之路的历史轨迹
一、战后日本经济整体运行情况
二、战后日本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引进情况
三、战后日本劳动力市场发展情况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困境的具体表现及原因剖析
一、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困境的具体表现
二、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困境的原因剖析
第三节 日本促进经济复苏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一、持续的低息政策刺激了企业扩大再生产投资的积极性
二、建立与海外各国分工合作体系促进日本制造业逐步复苏
三、相对稳定的物价水平增强了日本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金融体制改革取得成效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第四节 日本现代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一、要稳妥渐进地进行汇率改革与货币国际化
二、逐步建立基于内需的全球价值链
三、尽快实现从模仿创新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转变
四、温和渐进地应对可能发生的经济泡沫
五、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六、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各种问题
第六章 韩国走出发展困境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韩国发展困境的表现
一、韩国经济发展历程回顾
二、两次经济危机冲击下的韩国困境
第二节 韩国发展困境的形成原因
一、微观层面:企业结构失衡导致市场主体丧失活力
二、宏观层面:创新能力不足导致经济结构转型滞后
第三节 韩国走出发展困境的经验
一、企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第四节 韩国经验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
一、企业发展政策
二、产业创新政策
第七章 低生育率陷阱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冲击
第一节 “低生育率陷阱”概念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东亚地区主要国家和地区低生育率水平的形成过程
第三节 东亚生育政策刺激无力的教训
第四节 中国应对少子老龄化的准备不足的担忧
第五节 对策与建议
第八章 国有企业改革:中国情境下避免“西班牙幻影”之路
第一节 “西班牙幻影”的国际表现
一、巴西
二、南非
三、中东地区
第二节 政商关系之殇:“西班牙幻影”的本质
第三节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避免“西班牙幻影”的战略选择
一、第一阶段(1978—1993):“扩权让利”的国企改革初步探索
二、第二阶段(1993—2003):“抓大放小”的国企改革战略攻坚
三、第三阶段(2003—2013):“规范治理”的国企改革深入推进
第四节 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突破行动
第九章 “塔西佗陷阱”、群众路线与新时代的政治认同
第一节 “塔西佗陷阱”与群众路线
第二节 政府公信力的本质是政治认同
第三节 跨越“塔西佗陷阱”诸要素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二、劣势(weaknesses)
三、机会(opportunities)
四、威胁(threats)
第四节 通过新时代的政治认同跨越“塔西佗陷阱”
一、强化以民生建设为重点的社会治理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行政行为的认同度
三、善用网络,重建信任
四、畅通民意,增强政治认同的社会基础
第十章 “风险社会”背景下跨越“塔西佗陷阱”的思考
第一节 厘清“塔西佗陷阱”的概念
一、“塔西佗陷阱”的渊源
二、“塔西佗陷阱”概念的成形
三、“塔西佗陷阱”的内涵
第二节 社会风险导致“塔西佗陷阱”的可能性
一、风险社会是现代社会的最重要特征
二、由社会风险到“塔西佗陷阱”的可能性
第三节 社会风险影响政府公信力的路径
一、系统的内部关联效应和矛盾的普遍存在
二、公众的风险认知和心理传染效应
三、公权力的缺失或运用失当
四、信息传递和媒体的作用
第四节 跨越“塔西佗陷阱”的措施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建立合作机制,实现风险治理过程的多元共治
三、加强风险预警,实现风险化解关口前移
四、正确协调政府、公众、媒体之间的关系,确保信息沟通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加强重点领域的社会治理实践
第十一章 跨越“修昔底德陷阱”: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可能
第一节 “修昔底德陷阱”的概念纷争
第二节 “修昔底德陷阱”的历史原型
第三节 “修昔底德陷阱”的历史回音
一、英荷战争
二、七年战争
三、普法战争
第四节 “修昔底德陷阱”的现实阴影
第五节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历史可能
参考文献
后记
跨越现代化进程中的陷阱是2018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夏锦文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跨越现代化进程中的陷阱》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