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生存:孔子美学思想的双重建构

审美与生存:孔子美学思想的双重建构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系统探讨孔子美学思想及其影响的学术专著。

内容简介

孔子美学作为儒家美学乃至中国传统美学的源头,对它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著作立足于先秦儒家的经典文献与出土文献,以传统学术中文、史、哲并举的思路,充分阐述了孔子仁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美学思想,并深入探讨了在这种美学精神观照下所开拓出来的一种融审美与生存为一体的“诗化生存”的理想境界。最后,又通过史论结合的方式,分别就孔子美学对中国后世美学以及现代社会的影响进行了具体考察,同时也兼顾了对孔子美学思想局限性的反思。

作者简介

作者张明,1975年生,汉族,山东曲阜人。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山东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鉴定专家。现为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中国《文心雕龙》学会会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绪论

上编 孔子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第一章 孔子仁学的提出

第二章 孔子仁学的再解读

中编 孔子美学思想的多维透视

第三章 “美”的字源学考察与孔子美学基调的奠定

第四章 知识的探求与审美的生成——柏拉图与孔子美学思想之比较

第五章 孔子的德性美论

第六章 孔子的艺术美论

第七章 孔子的自然美论

第八章 孔子的生活美论

第九章 “诗化生存”——孔子美学思想的终极建构

下编 孔子美学思想的后世影响

第十章 孔子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美学的影响

第十一章 孔子仁学、美学与现代社会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审美与生存:孔子美学思想的双重建构是202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张明。

得书感谢您对《审美与生存:孔子美学思想的双重建构》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美学导论 电子书
美国著名哲学家、分析美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乔治·迪基,他所亲自撰写的《美学导论:一种分析美学路径》,既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西方美学的发展史,又从理论的高度阐发了当代美学的最新问题,从而形成了分析美学的基本架构,并为美学的读者提供了一本经典的入门之作。这本导论作为分析美学导论当中的重要文本之一,对于历史上的“美的理论”、“审美态度”、“元批评”、“艺术理论”进行了言简意赅的历史梳理,并对于“艺术惯例论
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 电子书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贺来力作,阐发了马克思辩证法对于解决当代哲学内在矛盾、推动哲学未来发展方面所具有的重大价值。
《庄子》英译:审美意象的译者接受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庄子学研究及英译状况的历史回顾、美学视角下的《庄子》“意象思维”及英译、英译《庄子》审美意象举隅、英译者对《庄子》文本整体审美意象的接受研究。
美学纲要·美学精要 电子书
《美学纲要》是1913年克罗齐受美国赖斯学院院长之邀,为该校落成典礼撰写的讲演稿,是对《美学的理论》中探讨的美学问题的扩展和深化,它充分论述抒情直觉及艺术创造的理论、批评及文学艺术史的方法论。《美学精要》是克罗齐于1928年为《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四版撰写的“美学”条目,是对克罗齐美学思想的简明、全面的概述,内容涉及艺术作为独立的精神形式,美学作为哲学学科,艺术与语言、艺术与修辞学、艺术与哲学、诗人
香山美学论集(1) 电子书
2016年7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美学研究所在京共同举办了第一期“中国美学暑期高级研修班”。与会者聚集在香山脚下,共同聆听,热烈讨论,相互交流——“香山一期”成为他们共同的名字。本书收录的27篇论文,选自研修班学员提交的个人成果。它们涉及美学和艺术理论的诸多方面,有着较为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既代表了研修班学员个人的收获,也记录了中国美学界一次富有意义的学术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