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生存论

审美生存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梳理审美生存思想,探析现实遮蔽问题,重构审美文化并加强教育。

内容简介

本著作在梳理中、西、马审美生存思想的源与流的基础上,条分缕析审美生存的逻辑,并探析了审美生存因本源异化、现实困境及教化缺失所导致的现实遮蔽问题。接下来,本著作重点指明审美生存的澄明之道。最后,本著作主张应加强和改进审美生存的教化,包括重构审美文化——重建崇高审美、接受悲剧审美、肯认有限审美;加强审美生存的教育——解放人的感性,重视审美直觉,培育审美心胸,培养审美能力,提升审美趣味,学会诗意栖居;重视提升审美生存的能力——审美生存的语言能力、审美生存的思考能力、审美生存的节日效用、审美生存的日常践行;重视身体审美的落实——身体审美的存在维度、身体审美的超越维度、身体审美的实践通途。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建构中国特色的审美生存论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生存思想

一 中国儒家审美生存思想

二 中国道家审美生存思想

三 中国佛家审美生存思想

四 中国文化审美教化思想

第二章 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生存思想

一 古希腊的审美生存思想

二 中世纪的审美生存思想

三 近现代的审美生存思想

四 后现代的审美生存思想

五 西方文化审美教化思想

第三章 马克思的审美生存思想

一 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根基

二 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生成

三 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实践与教化

四 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中国化

(一)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中国化的社会背景

(二)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中国化的思想背景

(三)鲁迅否定性维度的审美生存思想

(四)瞿秋白的审美生存思想

(五)毛泽东的审美生存思想

(六)胡风的审美生存思想

(七)美学论争时期的审美生存思想

第四章 生存之于审美

一 生存是审美的前提

二 生存是审美的基础

三 生存是审美的归宿

第五章 审美之于生存

一 审美是生存的目标

二 审美是生存的标准

三 审美是生存的意义

第六章 审美生存的逻各斯

一 生存是审美的根源

二 审美是生存的升华

三 个体是审美生存的载体

第七章 审美生存的本源异化

一 理性情感之分离

二 精神危机之产生

三 虚无主义之形成

第八章 审美生存的现实困境

一 时空性质之转变

二 大众传播之异化

三 审美文化之转型

第九章 审美生存的教化缺失

一 功利化导致信仰维度缺失

二 齐一性导致差异维度缺失

三 规训化导致自由维度缺失

四 碎片化导致整体维度缺失

第十章 审美生存的世界奠基

一 自然环境的优化

二 文化环境的改善

三 审美生态的改变

第十一章 审美生存的主体建构

一 重视审美愉悦

二 发挥移情潜质

三 拓展审美心胸

四 提升审美层次

第十二章 审美生存的技艺锻炼

一 生存的艺术化

二 审美的实践化

三 超越的整体性

四 死亡的生成性

第十三章 重构审美生存文化

一 重建崇高之美

二 接受悲剧之美

三 肯认有限之美

第十四章 加强审美生存教育

一 解放人的感性

二 重视审美直觉

三 培育审美心胸

四 培养审美能力

五 提升审美趣味

六 学会诗意栖居

第十五章 提升审美生存的能力

一 审美生存的语言能力

二 审美生存的思考能力

三 审美生存的节日效用

四 审美生存的日常践行

第十六章 重视身体审美的落实

一 身体审美的存在维度

二 身体审美的超越维度

三 身体审美的实践通途

跋 诗意栖居于大地之上

参考文献

审美生存论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 康高磊。

得书感谢您对《审美生存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方以智心性论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关于明代著名哲学家、科学家方以智心性论的研究成果。
西儒卫礼贤易论举要 电子书
卫礼贤的易学思想既是对《易经》精神的引申,也是对以歌德为代表的德国古典文化的继承,同时也融入近代西方,尤其是荣格的心理学理论。他用从无意识、显意识到精神(灵魂)的体悟过程,来解读《易经》神奇指引,揭去了自古以来蒙在《易经》之上神秘的面纱,使得以艰深著称的东方经典首度走进西方大众的心灵,也使得《易经》呈现出与本土不同的风貌。
汉代至北宋《论语》学史考论 电子书
《论语》是儒家的原始经典和古代社会的生活教科书,《论语》学是经学的重要分支。从西汉至北宋,《论语》学的发展经历了汉学、玄儒交融、宋学等不同的阶段,具有与学术史、思想史主潮相应的典型特征。本书重点对西汉至北宋的《论语》学进行了研究,通过考论各个历史时段《论语》的主要注家及其注本,指出从西汉到北宋的《论语》学,经历了从汉学到玄学再到理学的传承与新变,其积极成果是经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学术遗产。
公共行政伦理学论纲 电子书
本书首先撷取功利主义、康德主义及儒家美德伦理,提炼其伦理价值与公共行政的契合性,分别作为行政伦理之利益论、义务论和德性论基础,并整合其为公共政策所依凭之“综合伦理”。接着以中西官僚制为典型的公共组织类型,探讨其在结构、文化和价值方面对行政人行为的影响,并分析行政人在其组织伦理困局中的可能出路。最后深入论证行政人的角色和责任,深度挖掘其责任之源,竭力凸显行政人之公民角色定位、民主型人格及道德成熟之本
价值论研究(2018年·第1期) 电子书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价值哲学专业委员会的会刊,该期为创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