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十五讲(第三版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唐诗宋词十五讲(第三版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唐诗和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样式。本书以深湛的笔触、流畅的文字为读者展现了中国文化精神中绮眩精微的部分。

内容简介

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杰出代表,标志着诗和词这两种诗歌样式的全盛时期。

本书截取中国三千年诗歌史上瑰丽辉煌的唐诗宋词,通过对其发展演变的描摹,对其诗歌潮流嬗变的阐释,并结合对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杰出诗人词人作品的分析,全面展示了唐诗宋词的风貌与流变,展现了中国文化精神中绮眩精微的部分。

本次出版第三版,核校了全部引诗引文,规范了版本,纠正了讹误,并增加了近年来新的研究成果,尤其对诗词文本的阐释更加细致、深入,更具阅读吸引力。

作者简介

作者葛晓音,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目前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已出版《八代诗史》《汉唐文学的嬗变》《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山水田园诗派研究》《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等古典文学研究著作十余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编审委员会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序言

第一讲 走向高潮的初唐诗

一 初唐的诗歌革新

二 初唐诗歌形式的发展

三 从王绩到“初唐四杰”

四 从“文章四友”到“吴中四士”

五 从陈子昂到张说

第二讲 盛唐气象

一 盛唐的诗歌革新

二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三 王、孟与山水田园诗

四 高、岑与边塞诗

五 精彩纷呈的盛唐诗坛

第三讲 李白

一 盛唐浪漫精神的深化

二 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

三 天真狂放的艺术个性

第四讲 杜甫

一 忧国忧民的诗圣

二 包罗万汇的艺术成就

三 称雄百代的开创精神

第五讲 诗变于盛衰之际

一 批判时政的思潮和讽谕诗歌的兴起

二 江南迁客的感伤乱离之作

三 气骨中衰的“大历十才子”

四 李益和其他大历诗人

第六讲 中唐两大诗派

一 张王乐府

二 元白的新乐府

三 元白诗的通俗化倾向

四 韩孟诗派

五 李贺与“长吉体”

第七讲 中唐诸家的沿革

一 “诗豪”刘禹锡

二 柳宗元与山水诗

三 姚贾诗派

第八讲 晚唐诗坛的余晖

一 杜牧

二 李商隐

三 温庭筠

四 唐末诗人

第九讲 唐五代词

一 词的起源

二 敦煌曲子词

三 唐代文人词

四 花间词

五 南唐词

第十讲 宋初词风的沿革

一 从晏殊到晏几道

二 从范仲淹到欧阳修

三 从张先到柳永

第十一讲 苏轼与词的诗化

一 苏轼对宋词的革新

二 秦观

三 贺铸和黄庭坚

第十二讲 周邦彦与词的律化

一 清真词的律度和词法

二 北宋中后期其他词人

第十三讲 李清照和南渡词人

一 李清照

二 南渡之际的词人

三 南宋爱国词的先驱

第十四讲 辛弃疾和豪放词派

一 辛弃疾的“英雄之词”

二 “别立一宗”的稼轩词

三 辛派词人

第十五讲 姜夔与南宋词的雅化

一 归于骚雅的白石词

二 姜派词人

三 吴文英和梦窗词

四 宋末词人和辛派后继

五 张炎和姜派后继

课外阅读参考书目

第二版后记

第三版后记

唐诗宋词十五讲(第三版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是2021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葛晓音。

得书感谢您对《唐诗宋词十五讲(第三版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唐诗宋词经典作品赏析 电子书
本书收录唐诗宋词经典作品一百余篇,其中有抒家国情怀,有叙亲情友爱,有发怀古之思,有写山光水色,题材包涵古代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作者对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逐篇进行品读和鉴赏:介绍其背景,概述其内容,分析其特色,赏析其名句,使这些古典诗词在当今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情感世界中鲜活起来。读者阅读此书,对汲取祖国传统文化精髓、提高艺术鉴赏水平、丰富人才知识结构,将有一定的裨益。同时,本书还邀请了一批朗诵艺术家对所
名家读新诗 电子书
本书精选了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戴望舒、冯至、艾青、穆旦、北岛、顾城、桑克、朱朱等现代诗人的诗作及其评论。
名家读唐诗 电子书
本书精选了张若虚、陈子昂、孟浩然、贺知章、王之涣、李白、高适、杜甫、钱起、韩愈、李贺、李商隐等诗人的诗作及其评论。
新时代大学生唐诗宋词诵读选本 电子书
全书共60首,根据诗词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军千里路,保国万年安;第二部分:看遍山水色,阅尽河土阔;第三部分:春花似有意,流水也有情;第四部分: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诗词正文标拼音,配注释和鉴赏。
管见孔识 电子书
本书分为品鉴赏读、初知浅感、短序简跋、文来友往四个部分。收录了《浅析余华小说》《一部气势恢宏的农民起义史诗——简评史清禄长篇历史小说》《历史文化美食三位一体——评武佩河先生长篇小说》《沂蒙精神的生动再现——简析吴腾凰先生传记新著》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