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庆祝新中国成立70年书系》,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集体编纂成书。

内容简介

本书分描写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类型学、计算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民族语言应用研究、实验语言学、古文字与古文献研究、纪录语言学、词典学、跨境语言研究、学科平台和成果等十三个领域,全面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语言文字研究的历史发展和学科成就。

作者简介

编者尹虎彬,男,朝鲜族,辽宁宽甸人,1960年5月生。1982年6月于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书系》编撰工作领导小组及委员会名单

总序 与时代同发展 与人民齐奋进

壮丽篇章 辉煌成就

繁荣中国学术 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

一 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

二 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字

三 新中国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

一 西方科考者和传教士的少数民族语言调查

二 民国时期的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研究

第三节 新中国70年民族语言学研究的发展

一 传统语言学研究

二 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

第四节 新中国70年民族语言学研究热点、重点和展望

一 少数民族语言普查和文字创制

二 少数民族语言的描写和历史比较研究

三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和发展国情调研

四 新时期研究热点多元化

五 研究展望

第二章 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描写语言学研究

第一节 藏缅语族语言描写研究

一 改革开放前的藏缅语描写与研究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藏缅语描写与研究

三 总结与展望

第二节 壮侗语族语言描写研究

一 改革开放前的研究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

三 总结与展望

第三节 苗瑶语族语言描写研究

一 改革开放前的研究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

三 总结与展望

第四节 南亚语系语言描写研究

一 改革开放之前的研究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

三 总结与展望

第五节 突厥语族语言描写研究

一 改革开放之前的研究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

三 总结与展望

第六节 蒙古语族语言描写研究

一 改革开放之前的研究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

三 总结与展望

第七节 满—通古斯语族语言描写研究

一 改革开放之前的研究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

三 总结与展望

第八节 朝鲜语描写研究

一 改革开放之前的研究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

三 总结与展望

第三章 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传统语文学创新和历史比较研究初创

一 中国传统语文学的理论方法及其创新探索

二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历史比较研究初创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谱系分类

一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谱系分类初阶

二 国外学者观点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谱系分类的影响

三 广泛的语言调查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微谱系树

第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比较研究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比较研究

第四节 研究展望

第四章 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类型学研究

第一节 20世纪的语言类型学

一 译介国外类型学论著

二 少数民族语言的类型学研究

第二节 21世纪以来的语言类型学

一 区域类型学

二 亲属语言内部类型研究

三 语音类型学

四 形态类型学

五 词汇类型学

六 句法类型学

七 语言接触类型

第三节 研究经验及展望

第五章 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计算语言学研究

第一节 民族语言计算语言学研究

一 民族语言字处理研究

二 民族语言词处理

三 句法语义研究

第二节 民族语言电子词典及语料库建设

一 民族语言电子词典建设

二 民族语言语料库建设

第三节 民族语言计算语言学应用服务研究

一 民族语言计算语言学为民族语言机器翻译服务

二 民族语言计算语言学为民族语言语音识别与合成服务

三 民族语言计算语言学为语言本体研究服务

第四节 研究成就、经验及展望

一 民族语言计算语言学研究成就

二 民族语言计算语言学研究经验及展望

第六章 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实验语音学研究

第一节 实验语音学学科沿革

一 语音声学参数资源库建设及其声学生理研究探索阶段

二 语音嗓音发生类型和动态腭位语音调音研究阶段

三 语音声学研究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阶段

第二节 民族语言音段研究

一 元音研究

二 辅音研究

第三节 民族语言超音段研究

第四节 民族语言实验研究热点

一 语句或篇章语音声学生理模式研究

二 “语音声学空间分布模式”研究

三 语音发声态研究

四 民族语言韵律特征研究

五 实验语音学应用研究新拓展

六 语音与韵律实验研究的标准化、规范化和自动化问题

七 中国少数民族语音与韵律资源库建设

八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方言语音实验研究丛书”

第五节 研究成就、经验与展望

一 推动民族语言人工智能研究

二 向借助更高端实验设备进行研究的方向发展

三 加强民族语言实验语音学与实验音系学的有机结合

第七章 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文化语言学研究

第一节 文化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

一 1949—1978年:文化语言学的滥觞

二 1978—2000年:文化语言学的发展与繁荣

三 2000年至今,文化语言学的新探索: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

第二节 民族语言的文化语言学研究

一 基于少数民族语言的文化语言学研究实践

二 基于少数民族语言的文化语言学理论和方法思考

三 浑沌学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研究

第三节 研究成就、经验及展望

一 文化语言学成就

二 展望

第八章 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第一节 民族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历程

一 民族社会语言学的早期研究(1949—1978)

二 民族社会语言学的自觉建设(1979—1999)

三 民族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创新(2000— )

第二节 民族社会语言学研究成就

一 开展语言国情调查和民族语文工作,为制定落实民族语言政策提供科学支持

二 调查研究民族语言状况,促进民族语言使用发展和语言文化多样性保护

三 积累社会语言研究经验,推动中国社会语言学的创立和发展

第三节 民族社会语言学研究内容

一 语言变异与变体研究

二 语言影响与语言关系

三 语言观念和语言认同

四 语言活力和濒危语言

第四节 研究经验及展望

一 民族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经验

二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社会语言学研究展望

第九章 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应用研究

第一节 民族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研究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少数民族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

二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少数民族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

三 进入新世纪的少数民族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国情调查研究

一 新中国成立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大调查

二 改革开放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国情调查

三 新时代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国情调查

第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研究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

二 改革开放后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

第四节 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

一 改革开放之前的双语教育研究

二 1978—2000年的双语教育研究

三 21世纪以来的双语教育研究

四 新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成就、不足和展望

第五节 中国民族语言文字翻译研究

一 改革开放以前的民族语文翻译工作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及研究

三 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和研究展望

第六节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保护研究

一 语言文字保护的概念及重要性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语言保护

三 20世纪80—90年代的语言保护

四 21世纪以来的民族语言保护

五 语言保护工作中的理论问题

第十章 新中国少数民族古文字与古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古文字文献概览

第二节 汉藏语系民族古文字文献研究

一 藏缅语族文字文献研究

二 壮侗语族文字文献研究

第三节 阿尔泰语系民族古文字文献研究

一 突厥语族民族古文字文献研究

二 蒙古语族文字文献研究

三 满—通古斯语族文字文献研究

第四节 印欧语系民族古文字文献研究

一 吐火罗文及其文献(焉耆—龟兹文文献)的研究

二 粟特文及其文献的研究

三 于阗文及其文献的研究

四 佉卢文及其文献研究

第五节 南岛语系民族古文字文献研究

第六节 研究成就与展望

第十一章 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辞典学研究

第一节 简明辞典

第二节 单语辞典

第三节 双语辞典

一 民汉双语词典

二 汉民双语词典

三 多语辞典

第四节 大型辞典

第五节 研究经验及展望

一 研究经验

二 未来展望

第十二章 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纪录语言学研究

第一节 纪录语言学及其特点

第二节 20世纪的纪录语言学

一 民族语言大调查

二 20世纪80—90年代新发现语言资源调查

第三节 21世纪以来的纪录语言学

一 纪录语言学成果

二 纪录语言学研究课题

第四节 研究经验及展望

第十三章 新中国少数民族跨境语言研究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跨境语言概况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跨境语言研究的基本历程

一 20世纪的跨境语言研究

二 21世纪以来的跨境语言研究

第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跨境语言研究的具体情况

一 概念讨论

二 理论方法探索

三 跨境语言本体研究

四 跨境语言生活研究

五 热点问题:“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境语言研究

第四节 研究成就、经验和展望

一 研究成就

二 经验及展望

第十四章 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学术机构、平台、项目、成果和会议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的学术组织和刊物

一 学术组织

二 学术期刊

第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重大科研项目及成果

一 民族语言学研究历年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览表

二 民族语言学研究的部分丛书介绍

第四节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的重要会议

一 国际会议

二 全国性会议

参考文献

中文论著

外文论著

后记

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尹虎彬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70年》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少数民族社会养老服务机制研究 电子书
创造性提出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体系协调发展的判定模型。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电子书
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结合的上乘之作,全面呈现“中华民族”这一重要观念的历史之旅,深刻揭示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与国家命运。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25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册是第25辑。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27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册是第27辑。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2018年卷) 电子书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集刊主要刊登关于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前沿理论探讨成果,及以中国西南民族学研究为基础、面向国内外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成果,重点聚焦生态环境研究、发展问题、宗教文化、社会问题、跨境民族问题、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研究等问题,发表相关创新性的文章。本集刊的创新之处在于立足云南和周边国家丰富的民族研究资源,体现中国西南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