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以全球化为切入点,结合当今世界主要传媒集团的发展现状,对国际传播发展战略进行了详细评析。
内容简介
作者以对国际传播能力的评价体系为基础,对中央提出的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打造国际一流媒体等发展战略,进行理性思考和经验总结。
在编写过程中,本书力图做到宏观战略与中观策略、微观措施相结合,既充分体现国际传播理论研究的全球眼光,又体现出国际传播实践的中国视野。
作者简介
编者王庚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高级编辑。现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党组成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总编辑。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绪论
第一章 全球化视角中的国际传播格局
第一节 美国舆论主导全球
一、美国的国际传播
二、美国国际传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第二节 发达国家诸强割据
一、英国的国际传播
二、法国的国际传播
三、德国的国际传播
四、俄罗斯的国际传播
五、其他发达国家的国际传播
第三节 新兴国家寻求崛起
一、阿拉伯文化国家的国际传播
二、拉美新兴文化国家的国际传播
三、亚洲新兴文化国家的国际传播
第四节 全球传播格局中的中国
一、中国传播大国的现实定位
二、西方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
第二章 国际传播的全球化战略
第一节 传播范围的全球化
一、传播范围覆盖全球
二、媒介产品全球流通
第二节 传播信息的全球化
一、信息内容丰富
二、信息形式多样
第三节 传播受众的全球化
一、国际传播的受众
二、传播受众全球化的特点
第四节 传播影响的全球化
一、传播影响的全球化
二、世界主要国际传媒传播影响的全球化
第三章 国际传播的综合化战略
第一节 规模经营战略
一、规模经营的概念
二、规模经营的典范
第二节 媒介并购战略
一、媒介并购的类型
二、媒介并购的典型
第三节 协同整合战略
一、协同整合的概念
二、协同整合的优势
第四章 国际传播的现代化战略
第一节 传播手段的现代化
一、加快新老媒体融合
二、拓展新媒体业务
三、打造多媒体平台
四、加强媒体战略研究
第二节 传播理念的现代化
一、全球化传播
二、分众化传播
第三节 管理方式的现代化
一、管理现代化的概念
二、管理现代化的典范
第五章 国际传播的本土化战略
第一节 国际传播本土化的意义
一、增强传播的贴近性
二、增强传播的针对性
三、消除跨文化传播的误解
第二节 内容本土化战略
一、内容本土化的概念
二、内容本土化的典范
第三节 人才本土化战略
一、人才本土化的优势
二、人才本土化的典范
第四节 运营本土化战略
一、运营本土化的概念
二、运营本土化的类型
第六章 国际传播能力的评价体系
第一节 国际传播与国家综合国力
一、国际传播与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国际传播能力取决于国家综合实力
三、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第二节 国际传播能力的组成
一、媒体的硬实力与软实力
二、国际传播能力的硬实力与软实力
第七章 国际传播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节 媒体核心竞争力
一、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二、媒体核心竞争力的组成
第二节 媒体核心竞争力与增强国际传播能力
一、核心竞争力有效提升媒体国际传播能力
二、核心竞争力引导媒体提高竞争位势
三、核心竞争力帮助媒体形成独特优势
第八章 我国的国际传播理念
第一节 中国立场
第二节 世界眼光
第三节 人类胸怀
第九章 构建我国的国际一流媒体
第一节 构建国际一流媒体发展战略的提出背景
一、技术背景
二、理论背景
三、实践背景
四、政治背景
第二节 国际一流媒体的形成原因
一、国家力量是重要基础
二、全球产业体系是保障
三、新技术运用是助推器
四、重大新闻事件是契机
五、媒体自身定位是关键
第三节 国际一流媒体的基本特征
一、国际一流媒体的评定标准
二、国际一流媒体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我国主流国际媒体与国际一流媒体的差距
一、我国主流国际媒体发展现状
二、我国主流国际媒体与国际一流媒体传播能力的差距
第五节 构建我国国际一流媒体的战略举措
一、加强媒体内容建设
二、创新传播方式方法
三、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四、构筑人才建设高地
五、加快新型媒体运用
六、加快技术体系建设
七、增强媒体经营能力
第十章 国际台增强国际传播能力的
第一节 国际台增强国际传播能力的初步实践
一、“规模主动型”国际传播的新模式
二、传统媒体向新型媒体的“华丽转身”
三、“走出去”工程的新步伐
四、媒体机制创新的有益尝试
第二节 国际台增强国际传播能力的总体规划
一、整频率落地工程建设
二、节目本土化制作机构建设
三、新媒体业务工程建设
四、环球广播工程建设
五、国际传播技术支撑系统建设
六、媒体业务集群建设
参考书目
后记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是2011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庚年。
得书感谢您对《国际传播发展战略》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