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国内第一部朗诵史方面的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对于1949年以来的朗诵人物、朗诵文本、朗诵背景、朗诵观念、朗诵现象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初步建构起中国当代朗诵史的框架。
本书是研究当代朗诵艺术史、当代朗诵文化史的基础性成果,也为读者深入理解中国当代史、中国当代文化史、中国当代艺术史等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更为读者深刻体味中国社会变迁打开了一扇窗口。
本书适合作为播音主持、中文、新闻传媒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通识类选修课教材。
作者简介
作者胡先锋,祖籍湖北武汉祁家湾。1972年出生于天津宝坻。1989-1993年在华中师范大学攻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95-1998年在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攻读刑法学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师,主要研究刑法变迁史、中外朗诵史、中国大学史等。
2004年获得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2005年荣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2009年荣获“中华诵”湖北赛区三等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什么是朗诵
一、诵
1.中国古代“诵”的含义
2.中国传统教育中“诵”的演变
二、从诵到朗诵
1.“朗诵”的出现
2.从诵到朗诵的历史性转变
3.作为现代中国朗诵背景的外国朗诵
三、朗诵及其相关的概念
1.广义的朗诵和狭义的朗诵
2.朗诵和朗读
3.朗诵和吟诵(吟读)
4.朗诵和台词
5.朗诵和旧戏的念词、念白
6.朗诵和背诵
7.朗诵和演讲
8.朗诵和朗诵剧
四、作为文化形态的朗诵
1.作为“表达与传播”的朗诵
2.作为“口头表演”的朗诵
五、初步结论
第一章1949-1966年朗诵发展史
一、1949-1952年的朗诵
1.“时间开始了”
2.抗美援朝时期的朗诵
3.柯仲平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朗诵
4.苏俄文本的朗诵
二、1953-1957年的朗诵
1.话剧朗诵的高峰与话剧朗诵流派的确立
2.学生朗诵
3.1955年武汉、天津、沈阳的朗诵活动
4.文学朗诵唱片的出版
5.1956年《朗诵艺术》、《文学作品的朗诵》的出版
6.《放声歌唱》的朗诵
三、1958-1962年的朗诵
1.电影《王子复仇记》配音在朗诵史上的地位
2.新中国最早的电视朗诵
3.“大跃进”民歌朗诵
4.官方的朗诵声音
5.舒绣文的朗诵
6.朗读朗诵出版物
四、1963-1966年的朗诵
1.主流朗诵
2.非主流的朗诵声音
3.北京市业余朗诵研究小组的成立
4.大学朗诵
5.《诗刊》社的朗诵会
6.《东方红》中的朗诵
7.基层朗诵热潮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1966-1976年朗诵发展史
一、官方朗诵
1.夏青与政论朗诵
2.官方朗诵出版物
3.纪录片的解说和朗诵
4.《理想之歌》
5.朗诵1976
二、红卫兵朗诵
1.红卫兵诗歌朗诵
2.红卫兵文艺宣传节目和红卫兵戏剧中的朗诵
三、毛泽东文本的全民朗诵
1.非官方朗诵
2.官方朗诵:以广播朗诵为例
四、地下朗诵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1976-2009年朗诵发展史
一、1976-1980年朗诵发展史:释放的心声
1.1976年天安门诗歌运动
2.粉碎“四人帮”后的朗诵:庆祝、痛斥与怀念
3.反思与呐喊:真理之声
4.《诗刊》社的朗诵会
5.一个特殊的朗诵群体:艺术考生
6.对“过火”朗诵的批评
二、1981-1989年朗诵发展史:当代朗诵的高潮
1.职业朗诵的出现
2.武汉:正统朗诵的缩影
3.《风流歌》的朗诵
4.1982-1984年《诗刊》的朗诵会
5.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上的朗诵
6.电影《青春万岁》中的朗诵
7.1980年代的大学朗诵
8.北京电视台《中秋诗会》、《元旦诗会》、《时代的歌》
9.1986年北京市朗诵研究会的成立
10.朗诵1986
11.地方的广播朗诵
12.艺术考生的朗诵
13.1980年代朗诵出版物
14.1980年代朗诵的高潮与退潮
三、1990-2000年朗诵发展史:当代朗诵的转折
1.1990年代中前期的朗诵
2.汪国真、海子文本的朗诵
3.1990年代后期的朗诵
4.艺术考生的朗诵
5.1999年《中国广播朗诵艺术世纪经典》的出版
6.大学朗诵
四、2001-2009年朗诵发展史:当代朗诵的加速发展
1.中国千古名篇音乐朗诵会
2.“中国名家诗文精品欣赏系列”的出版
3.2002年几个代表性朗诵会
4.历届珠江诗歌节
5.2003年互联网和现场首次结合的朗诵演出
6.朗诵2004
7.朗诵2005
8.朗诵2006
9.朗诵2007
10.朗诵2008
11.汶川地震朗诵潮:空前高峰
12.朗诵2009
13.网络朗诵:全民盛宴
14.反朗诵的声音
第四章当代广播电视朗诵
一、广播朗诵:曾经的辉煌
1.广播朗诵的含义
2.新中国成立前广播朗诵简况
3.新中国成立后的广播朗诵
4.广播朗诵的特点和地位
二、电视朗诵:多媒体视听艺术
1.电视朗诵的开端及其发展简况
2.电视诗会
3.电视朗诵与固定合作者:以韩静霆为例
第五章1996年以来的朗诵比赛
一、中央电视台首届朗诵艺术大赛
二、“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赛
1.第一届至第六届(1997-2002年)
2.第七届至第十一届(2004-2009)
三、“臧克家杯”首都朗诵艺术大赛
四、“殷之光杯”朗诵艺术大赛
五、“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
1.2007年“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
2.2008年“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
3.2009年“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
4.2010年“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
六、“夏青杯”朗诵大赛
1.2010年首届“夏青杯”朗诵大赛
2.2011年第二届“夏青杯”朗诵大赛
七、朗诵比赛评价
第六章重点朗诵地域
一、上海
1.《邓小平之歌》的朗诵
2.上海朗诵的“好年景”
3.梁波罗和赵静的朗诵实践
二、武汉
1.1990年代的学校朗诵
2.武汉朗诵艺术团
3.历届湖北省高校普通话大赛
4.一位播音指导与朗诵
三、深圳
四、沈阳
五、台湾
六、香港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当代朗诵史是2013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胡先锋。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当代朗诵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