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司法理念的变迁

中国司法理念的变迁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从法律文化的视角切入,深入考察中国近代以来的司法理念发展进程,梳理主要脉络。

内容简介

作者通过分析从传统司法理念向当代司法理念的历史转变的基本规律,揭示这一转型的内在机理及特点,即我们应该杜绝对西方法治的盲目崇拜,客观公正地对其加以认识分析,进而探寻司法理念发展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

作者简介

作者马毓晨,2017年在中国政法大学取得法学博士学位,专业为法学理论,研究内容包括法律文化、司法改革等相关领域。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一

序言二

前言

第一章 问题与方法

一、司法理念的概念

二、问题的提出

三、司法理念与文化

四、研究的意义与现状

五、研究方法

六、本书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和谐司法理念

一、传统司法理念是和谐司法

二、中国传统司法理念的文化根基

三、法律在传统社会秩序建构中的作用

四、和谐司法的下位理念

五、和谐司法追求的是实质正义

第三章 象思维下的中华法系

一、概念思维的发展历程

二、象思维的提出

三、象思维与概念思维的比较

四、象思维中的势

五、中和位育的观念

六、象思维主导下的司法理念

第四章 晚清时期的司法理念

一、变法的原因

二、晚清知识分子对东西方法治理念的认识

三、司法理念的变革过程

四、对清末司法改革的反思

第五章 中华民国时期司法理念的变迁

一、两个时期的划分依据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司法理念

三、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

四、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三民主义化

五、施剑翘案

六、对民国时期司法理念的反思

第六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司法理念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的司法理念

二、陕甘宁边区时期的司法理念

三、对新民主主义司法理念的思考

第七章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司法理念

一、阶级统治工具司法理念的成因

二、司法理念的推行过程

三、对阶级统治工具司法理念的反思

第八章 改革开放以来司法理念逐步走向成熟

一、法制创建新时期(1978—1997)

二、依法治国新阶段(1997—2012)

三、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提出

四、中国未来司法理念的发展走向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中国司法理念的变迁是2022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马毓晨。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司法理念的变迁》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司法会计鉴定意见审查实务 电子书
系统性强+覆盖面广+溯源性高150个典型案例专业视角评析
近代中国的法律与政治 电子书
本书不仅充分展示了近代法律史研究的前沿成果,也为法律史研究扩展了新领域,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治大国:古代中国的正义两难 电子书
熊逸作品,讲透古代中国的正义、道德、伦理,告诉你许多难题的答案。
普通人的江湖:村庄里的怨恨、冲突与纠纷解决(田野中国) 电子书
本书讲述的虽然是普通人的江湖,但江湖里的人和故事同样有扣人心弦的力量,有理解大时代历史进程的线索。
中国土地法治与土地法研究 电子书
本书辑选了《法学研究》期刊论文13篇,内容涵盖1970年代末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1980年代中期以后的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制度改革,2003年以来的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改革以及2013年以来的农业用地“三权分置”改革、宅基地制度改革以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