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从理论、制度与实践三个层面,对民国时期的法律解释予以整体性地考察。
内容简介
本书在研究内容上,研究成果不仅探讨了法律解释例的性质、法律解释权的权力属性及其运行的社会机理,而且也归纳了法律解释的理论表述、争论与共识;不仅提炼出了法律解释的原则,而且也归纳了法律解释方法;不仅对法律解释的规范功能予以了分析,而且也对其社会功能予以展示;不仅对法律解释的整体风格和知识思维予以考察,而且也对法律解释的不良运作进行探究。
作者简介
主编方乐华,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保险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研究和教学。主要著作有《社会保障法论》、《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案例与图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教程》(合编)、《日本法律发达史》(合著)、《中国公民保险指南》、《保险法论》和《保险与保险法》等10余部。较有影响的学术论文有《劳动仲裁时效之法律探讨》、《论社会法的兴起原因、调整对象及发展趋势》、《论社会保险权的司法救济》、《论社会保险法的保险原则》等。目前担任的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保险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理事;上海法学会金融法研究会副会长、金融法研究会保险法专业委员会常务主任;上海法院金融审判专家咨询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引言 走进民国法律解释的世界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法律解释、解释例与判决例
第一节 法律解释与解释例
第二节 解释例与判例
第三节 判例、判决例与判例要旨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法律解释权
第一节 法律解释权的权力属性
第二节 法律解释权运行的社会空间
第三节 法律解释权运行的社会资源
第三章 民国时期的法律解释理论
第一节 法律解释理论的学者表述
第二节 法律解释理论之补证和印证
第三节 法律解释理论的学者争论
第四节 法律解释理论的学者共识
第四章 民国时期法律解释的主体、内容及其程序的变换
第一节 大理院时期的法律解释
第二节 最高法院时期的法律解释
第三节 司法院时期的法律解释
第四节 “大法官会议”的法律解释
第五章 民国时期法律解释的原则
第一节 民国学者表述之概括
第二节 解释法定
第三节 解释适度
第四节 解释恒定
第六章 民国时期法律解释的方法
第一节 解释方法上的难题
第二节 文理解释
第三节 论理解释
第四节 类推解释与类比适用
第七章 民国时期法律解释的规范功能
第一节 说明
第二节 确证
第三节 补正
第四节 更正
第八章 民国时期法律解释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法制(治)功能
第二节 社会功能
第九章 民国时期法律解释的风格与思维
第一节 法律解释的整体风格
第二节 法律解释的知识思维
第十章 民国时期法律解释制度的不良运作
第一节 法律解释制度不良运作的主要表现
第二节 法律解释制度不良运作的原因分析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民国时期法律解释的理论与实践是201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方乐华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民国时期法律解释的理论与实践》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