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解释的原理与方法体系

法律解释的原理与方法体系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系统分析了法律解释的一般理论。

内容简介

法律解释一直是法理学以致整个法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如何对法律进行解释,并将解释的结果应用到实践中,是所有部门法不可回避的问题。但关于法律解释的原理和方法,学界和司法实践都有比较大的争议。

本书回应了当下法学和法律界对法律方法和法律解释的认知与实践需求,明晰了该领域研究的努力方向,深化了法律解释的相关研究,并将法律解释与司法实践结合起来考察,具有积极的学术与实践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魏治勋,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山东省法理学研究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哲学、法社会学。曾在《法律科学》《政法论坛》等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民间法思维》等多部著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导论

第一编 法律解释的一般理论

第一章 法律解释的必要性论析

一、人类理性的必然缺陷是进行法律解释的根本原因

二、用以表述法律的日常语言的特性

三、语境的转换要求对法律的运用应当注意通过解释辨明其意义

四、小结:在解释中理解和适用法律

第二章 法律解释的对象与目标

一、法律解释的对象及其类型

二、法律解释的目标与实现路径

三、法律解释对象的形式与实体属性

四、小结:追寻法律秩序的标准意义

第三章 法律解释体制与法官的法律解释权

一、法律解释体制的概念

二、法律解释权的内容

三、法律解释权的历史变迁

四、赋予法官法律解释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五、小结:应当尽快授予法官法律解释权

第四章 法律解释的类型及其合理性

一、法律解释的类型划分及其社会功能分野

二、无权解释在司法过程中的交往能力

三、重构法律解释交往机制的司法实践意义

四、小结:迈向法律解释理性商谈机制

第五章 法律解释的立场与理念

一、原意主义解释方法的主要类型及其核心意涵

二、原意主义司法实践的基本理论悖论

三、原意主义司法实践的现实困境

四、宪法解释细分对象与解释的实用主义策略

五、我国法律解释的立场之争议

六、小结:通向正当解释的基本理念

第二编 文义解释方法及其操作规则

第六章 文义解释方法的概念及其必要性

一、文义解释的概念与特征

二、文义解释的必要性

三、文义解释的优越性论析

四、文义解释的地位

五、小结:文义解释与现代法治

第七章 文义解释方法的基本功能

一、文义解释与法律歧义问题的克服

二、文义解释与法律语词模糊的克服

三、文义解释与法律的评价性语词的精确化

四、文义解释与法律语词的翻译问题

五、文义解释与法律语词的意义变迁问题

六、小结:文义解释因其卓越功能取得优越地位

第八章 文义解释的操作技术规则

一、文义解释的语法规则

二、文义解释的语义学的规则

三、概括性法律用语的文义解释规则

四、小结:通过合规则的文义解释达至司法正义

第九章 文义解释的基本限制:黄金规则

一、“黄金规则”的基本内涵

二、“黄金规则”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过程

三、“黄金规则”在经典判例中的运用

四、小结:没有形式性规则的限制就没有司法正义

第三编 论理解释方法及其操作规则

第十章 论理解释的概念与方法论基础

一、论理解释概念的基本界定:概念与具体方法

二、论理解释的方法论基础:内涵与外延的关系

三、论理解释的运作机理:逻辑、推理与结构

第十一章 扩张解释与限缩解释的原理与操作机理

一、扩张解释与限缩解释研究的基本难题

二、扩张解释与限缩解释的学理基础与基本前提

三、扩张解释与限缩解释的具体操作性规则与方法

四、司法实践中运用扩张解释与限缩解释的基本准则

五、小结:解释方法自身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第十二章 当然解释的内在机制及其操作规则

一、当然解释的概念之争所隐含的问题

二、对当然解释的应用前提的辩驳与澄清

三、对当然解释应用条件的解析

四、当然解释的具体机理与操作程序

五、小结:当然解释是解释性的复杂思维

第十三章 反对解释的原理与应用规则

一、为什么要进行反对解释:必要性和法理依据

二、反对解释的价值目标:平等、人权、法益、秩序

三、反对解释何以成立:逻辑条件的识别

四、反对解释的应用:如何寻找恰当条件

五、小结:通过逻辑化操作的形式理性

第十四章 类推解释的原理与应用规则

一、被混淆的“类推”:类推(适用)、类推解释与类型推理

二、从起源看类推解释的基本特性

三、类推解释的思维结构

四、类推解释与类推(适用)和类型推理的区分

五、小结:基于概念推理的严格解释

第十五章 法律解释与续造方法的分野

一、区分法律解释与法律续造方法的必要性

二、法律解释与法律续造方法的阵营划分

第四编 方法性原则与解释的合法性

第十六章 法律解释的方法性原则

一、法律解释的体系性原则

二、法律解释的目的性原则

三、法律解释的历史性原则

四、法律解释的合宪性原则

五、小结:法律解释方法性原则的地位与实践价值

第十七章 论法律解释的合法性

一、引言:对法律解释合法性的追问

二、法律解释合法性的社会理论基础

三、法律解释合法性的逻辑结构

四、范例应用:对法律解释合法性结构的再认识

五、尾论:走向真理性的法律解释

参考文献

后记

法律解释的原理与方法体系是201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魏治勋。

得书感谢您对《法律解释的原理与方法体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法律与伦理(第5期) 电子书
本书市是由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主办的集刊,本书是第五期。
法律与伦理(第6辑) 电子书
本书是由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主办的集刊,本书是第六期。
法律与伦理(第1期) 电子书
本书市是由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主办的集刊,本书是第一期。
行动中的劳动法律 电子书
以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以《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为代表的劳动法律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分析影响劳动法律落实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FIDIC分包合同原理与实务(第2版) 电子书
以英美普通法为基础,全面分析了分包合同一般和特殊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