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大公报》教育观研究(1912-1922)

民国初年《大公报》教育观研究(1912-1922)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大公报》于1902年6月17日诞生于传统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商埠――天津。该报在创始之日起,就面临着能否担当启民救亡之责任的问题,而该报之经营策略正是力求适应这一现实主题,因而逐渐发展成为当时天津乃至华北声誉日隆的大报。救亡启蒙是该报各种报道评述的主旋律,教育救国则是其报道的主要内容。而民国最初十年经历了两次大的学制改革,使教育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当时主流媒体之一的《大公报》,责无旁贷,对此变化予以充分宣传和评论,为后人了解和研究这一时期的教育变化,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材料和观点。本书对《大公报》这一段历史进行梳理,归纳出其教育观,并指出这种教育观对我国当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启发意义。

民国初年《大公报》教育观研究(1912-1922)是2015年由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民国初年《大公报》教育观研究(1912-1922)》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共工文化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水族文化为脉络,围绕“共工与三皇五帝”和“共工文化与中华古文明”两大历史主题,探索研究以共工其人其氏其职为代表的族团的龙族精神以及数千年前部落联盟时代激烈斗争而导致的分分合合,最后形成以炎、黄为主体的华夏族。
海外温州研究评析 电子书
本书按照海外中国学的研究体系和框架,对海外学者有关温州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以国内温州研究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对海外学者的温州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和历史的辩证分析;从方法论的角度,重点分析海外学者有关温州研究的新颖研究手段的具体运用。
德国文化研究 电子书
从历史、区位地理、认同与文化符号的角度对德国文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颇有学术创见。
民国北京研究精粹 电子书
跟着这本书,从历史中发现北京。
<仪礼经传通解>研究 电子书
一部研究《仪礼经传通解》的专业学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