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编

主编简介:

主编书籍
  • 本书从“一带一路”倡议的丰富内涵中导出重大理念、原则、措施、主张等因素,对应研究老年教育(特别是老年大学)在相关问题上的影响、关联、互动、创新和发展,主要章节包括:全球化与老年教育、文化融通与老年教育、民心相通与老年教育、政策沟通与老年教育、“一带一路”框架下的老年教育、老年游学、老年大学国际合作等。
  • 本书共分四编,内容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基本文献研究、列宁和苏联马克思主义者基本文献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文献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基本文献研究。
  • 本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教育史学的转型阶段(1949-1957年)、教育史学的初建阶段(1957-1976年)、教育史学的重建阶段(1976-1980年)、教育史学的探索阶段(1980-2000年)、教育史学的形成阶段(2000年至今)。
  • 本书按照“写作背景”“基本思想”“价值意义”“阅读文献及思考题”四个板块,对经典文献加以导读。“写作背景”部分主要分析经典文献产生的历史背景、思想渊源、实践基础。“基本思想”部分主要阐述经典文献的中心思想、框架结构和主要观点。“价值意义”部分则从文献的理论价值、历史作用及现实意义三个维度出发,阐述该文献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理论贡献及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的历史作用,以及对当下的学习研究
  • 本书内容包括:霍尔、文化研究以及悬而未决的文化与“非文化”的关系问题;霍尔学术历程中的加勒比流散群体与加勒比身份;霍尔与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一种流散的叙事;霍尔和“种族”;公共教育即文化政治学:霍尔与文化的“危机”;霍尔著作中的都市生活与城市空间等。
  • 本书介绍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从酝酿到讨论再到最后确定的全过程,集结了很多不同但又彼此相关的治理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剖析了可持续发展目标面临的关键挑战并给出实现路径。
  • 本书以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又称“小学”)内容统领全书,根据当下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特点,在选篇方面涵盖全面,如在全国首次选入“小学”篇章,首次遍选四书五经,选入佛经、道藏,精选白文,并首创实习系列等,切合历史教学与研究的需求,有利于学生了解更多史书,拓展史学眼界,提高学习效果,奠定历史研究的基础。
  • 本书共十章,内容包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的理论研究、日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研究、韩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研究、印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研究、法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研究、德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研究、俄罗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研究、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研究、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的比较研究、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对策研究。
  • 本书从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原理与实践的科学性质出发,分别从基本原理层面的“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教育测量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育评价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以及实例操作层面的“教育测量与评价实例操作”展开论述。
  • 本书分为五章,内容包括:2019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概述、2019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类型研究、2019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效果研究、2019年度中国电影海外传播渠道研究、2019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问题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