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孙玉石新诗研究结晶,解读现代汉语新诗之路径。
内容简介
本书是孙玉石教授多年来新诗研究的结晶。自现代汉语新诗产生以来,“新诗难懂”一直是被许多人质疑的问题,因为与古典诗歌相比,新诗相对缺乏比较成熟和稳定的意境系统、语言表达规范和被众多读者默契的“前理解”,但是新诗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建构起自身的意境体系、表达规范和“前理解”范畴。该书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在朱自清、闻一多等学者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现代汉语新诗内部建构和外部环境两重出发,试图建立起解读现代汉语新诗的路径,寻求它隐含其中相对稳定的意义系统。
作者简介
作者孙玉石,1935年11月生,辽宁海城人,196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1964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与五四文化以及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著有《〈野草〉研究》《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中国现代诗歌艺术》《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代序 完成自我与介入民族精神的提升——关于当代诗歌传达与接受关系的沉思
第一章 朱自清与中国现代解诗学
一 中国现代解诗学的诞生
二 朱自清对现代解诗学的倡导
三 现代解诗学的理论内涵
四 现代解诗学的公共原则
第二章 现代诗人的玄想思维与文化结构
一 解诗的必要与解诗学的确立
二 读诗解诗与“诗的思维术”
三 阅读接受与思维差异的误读
四 阅读接受与文化差异的误读
第三章 对话:互动形态的阐释与解诗
一 双向经验交汇与批评主体意识的强化
二 对话的介入与走向深化的解诗
三 解诗者的尴尬与解诗的美丽
四 经验差异的对接与诗作传达的窗口
第四章 朱自清现代解诗学思想的理论资源
一 解诗学思想的西方理论接受
二 古典诗歌文本的解诗实践
三 反思春秋汉儒的赋诗与说诗
四 “诗无达诂”与“多义当以切合为准”
第五章 闻一多的现代解诗学思想
一 进入文本:神秘·幻象·文字
二 现代眼光:解读原初世界
三 多重接受:隐喻、象征、多义
第六章 闻一多对于新诗神秘美的构建
一 神秘美诗学观念的自觉
二 诗歌创作中的神秘美的探求
三 最高的情感与《奇迹》解读
四 神秘美与新诗观念的现代性
第七章 朱光潜关于解诗与欣赏思想的阐释
一 诗不能解与经验的重合
二 追踪背景与诗的再创造
三 距离·想象·联想空间
第八章 40年代:现代性视角的阐释与解读
一 废名:以新诗文本解说进入大学课堂
二 袁可嘉:新综合传统探索中的解诗
三 唐湜:意象背后的文本关注与阐释
后记
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是200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孙玉石。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