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资源论

股东资源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公司治理与财务理论领域重量级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以作者首次提出的“股东资源”这一全新的学术概念,全面分析论证了其在公司生存、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作者认为,与其“事后观察”并讨论股权结构对于公司治理、公司业绩的影响,不如“事前预判”什么样的股东会走到一起创办公司并共同追求价值增值。

在股东资源逻辑看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好地刻画了公司由传统的“资合”向现代的“人合+资合”蜕变过程中所体现的资源效应(物质基础)以及内嵌于公司运行中的治理逻辑(上层建筑)。其中,股东资源(主要指少数大股东的资源禀赋)的异质性、互补性、长期性,以及股东资源集聚对公司发展所需的其他资源的吸附能力等,构成公司发展的物质基础;因股东资源投入及其利益保护而构建的大股东协同控制型治理,构成公司发展的上层建筑。

显然,股东资源逻辑下的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有别于西方代理框架下的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它既能解释中国公司大股东存在的合理性、正当性和有为性,也能为当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全新的解释框架和政策建议。

作为一项原创性的基础研究,本书的目标在于为中国特色公司治理和财务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一个全新范式,进而开启一片全新的学术天地。

作者简介

作者王斌,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财务系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校外博士研究生导师,财政部会计名家,北京市长城学者。兼任中国会计学会理事及管理会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成本研究会常务理事、财政部管理会计咨询专家等。同时任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瑞银证券等公司的独立董事。

主要教学与研究领域为集团治理与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与控制等。讲授财务基础理论、公司理财等课程;出版了《公司财务理论》《股权结构论》《公司预算管理研究》《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等专著;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会计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涉及财务理论与公司治理、企业集团财务与管理控制等领域。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推荐序

前言

第一章/Chapter One 股权结构理论及其反思

第一节 西方股权结构及其理论:在讲什么?

一、股权结构的决定因素:以美国公司背景及研究为例

二、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见“物”不见“人”的解释机理

三、善待股东与投资者保护

第二节 来自中国公司的诘问:大股东眼里真的只有“私人收益”吗?

一、大股东及相关概念界定

二、大股东控制权的来源

三、理论上关于大股东的角色预设:私人收益与有效监督

四、中国公司的现实:大股东角色及思考

第三节 旧治理与新经济:研究范式的反思

一、旧治理:股东并非治理框架中的一极

二、新经济:大股东(创业家)权力诉求与“同股不同权”

三、新经济需要新治理:从对立冲突到协同治理

第二章/Chapter Two 股东资源的概念

第一节 透视公司的股东:引子

一、历史上的股东:以英国东印度公司股东构成为例

二、改革开放40多年与外商(外资大股东)

第二节 来自资源基础理论的启示

一、经典问题及解释性理论

二、资源基础理论的发展脉络

三、资源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及观点

四、资源基础理论的启示:关注事前的股东资源形成及其股东结构,比关注事后的股权结构更有益

第三节 股东资源:一个全新的概念

一、对资本概念的细分:纯粹财务资本与承载资源的财务资本

二、股东资源的概念

三、股东资源的类别

四、股东资源的基本属性

五、从股东个体的股东资源到公司整体的股东资源

第四节 股东资源视角下的公司:商业常识

一、股东资源视角下带来了什么?

二、公司大股东:积极的一面

第三章/Chapter Three 股东资源与公司财务理论框架

第一节 不同发展阶段的股东结构:分类

一、基于创业企业语境:创始股东与外部大股东

二、基于上市公司语境:发起人、公司型股东、机构股东及散户

三、上市公司的股东结构:中美公司简要比较及说明

四、案例说明:特斯拉中的大股东名单

第二节 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的股东:资源投入及利益诉求

一、IPO之前

二、IPO之后

三、再融资与并购

第三节 再融资新规与战略投资者:基于股东资源观的分析

一、什么是再融资?为什么要讨论再融资?

二、中国资本市场再融资的制度演进

三、再融资审核标准及新规内容提要

四、再融资新规中的战略投资者:拥有战略性股东资源的投资者

五、战略投资者的角色之一:战略性资源的长期投入

六、战略投资者的角色之二:治理参与(董事会功能的定位)

七、后续跟投效应:战略投资者群体与股东生态圈

八、战略投资者的治理能力资源:再讨论

第四节 股东资源、大股东联盟与财务研究范式的转变

一、资源型股东与大股东联盟

二、大股东联盟与公司财务理论:研究视角转变

第五节 基于股东资源观的公司价值创造:财务机理与逻辑框架

一、基本前提:股东至上观

二、股东资源观下的财务理论:价值创造机理

第六节 股东资源与公司财务理论:主要研究议题

一、大股东联盟形成的初始机理

二、个体股东资源出让并形成整体股东资源的激励方式

三、股东资源对公司运营所需的经营性资源吸附能力的研究

四、公司资源转化为公司竞争力和可持续价值创造能力的研究

五、资源型股东及大股东联盟的协同合作型治理的研究

六、高科技公司多类别投票权及治理架构的研究

七、股东资源观对公司控制权争夺的解释机理研究

第四章/Chapter Four 异质性股东资源、股东资源集聚及其效应

第一节 关于资源异质性的基本认知

一、异质性的含义

二、异质性资源的命题

三、异质性股东资源的测度

第二节 股东资源集聚:从股东个体到公司整体

一、股东资源的集聚

二、个体股东资源集聚为公司整体股东资源:路径

三、对股权融资中对赌协议的思考:既为战略伙伴,何需对赌?

第三节 案例分析:宁波港引入上港集团中的股东资源及其效应

一、案例公司背景介绍

二、宁波港引入上港集团:非公开发行股票及合作协议

三、上港集团引入宁波港:优化股权结构、丰富股东资源

五、股东资源的吸附效应:招商局集团对宁波港股票的增持

六、案例小结:对战略投资者的再思考

第五章/Chapter Five 公司型大股东、股东资源与产业协同

第一节 公司发展阶段与大股东:机构型大股东与公司型大股东

一、公司初创与发展阶段:财务资本短缺与机构型大股东

二、公司上市及融资阶段:充当其他发起人的大股东

三、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产业协作与公司型大股东

四、从资源提供角度,公司型大股东可能比机构型大股东更重要

第二节 现实中上市公司的公司型大股东:何以成为?

一、A公司认购B公司发行的股份

二、A公司通过要约收购B公司股份

三、A公司通过协议收购B公司股份

四、A公司向B公司注入核心资产

第三节 理论上需要解释的核心问题

一、公司型大股东存在的理由:产业组织理论与财务理论的解释

三、简要评论:“X”与“Y”之间关系的作用机理

第四节 机理式讨论:公司型大股东、股东资源及产业协作

一、公司型大股东与公司之间产业协作:主要领域

二、产业协作:基于股权及信任基础的股东资源嫁接

第五节 公司型大股东与产业协同运作:以优然牧业为例

一、案例公司背景:优然牧业是谁

二、优然牧业的公司型大股东:伊利股份及其经营战略

三、伊利股份与优然牧业之间的产业协同:两份重要的战略合作协议

四、不确定性与公司型大股东:伊利股份给优然牧业带来哪些股东资源

五、伊利股份在优然牧业中的角色——战略投资者

六、公司型大股东的负面性:商业风险还是治理风险

第六章/Chapter Six 股东资源与董事会机制:协同控制型治理

第一节 公司治理是权力制衡还是价值创造:基于中国情境的理论反思

一、两权分离的程度与股东治理权

二、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核心机制:股东大会

三、董事会机制:董事来源、构成及董事会运作

四、补充话题:股东董事决策中的组织行为与个人责任

第二节 基于股东资源的董事会职责:以价值创造为核心

一、股东董事及大股东超额席位

二、大股东背景下的股东董事:双重角色及决策两难

三、股东资源视角下董事会的核心功能:资源集聚与价值创造

第三节 公司治理的本质:大股东资源联盟、董事会协同控制型治理

一、协同控制型治理:含义与特征

二、协同控制型治理:大股东之间相互选择的底层逻辑与制度基础

三、协同控制型治理的主要机制

第四节 高科技公司双重股权结构设计的逻辑:对中国科创板的启示

一、双重股权结构的含义

二、双重股权结构的演进历程

三、关于双重股权结构的理论争议和逻辑分析

四、双重股权结构的机制设计:日落条款和科创板借鉴

五、研究结语

第五节 创始股东的股东资源与控制权争夺:以雷士照明为例

一、引言

二、基于股东资源观的理论分析与研究框架

三、研究设计与案例描述

四、案例分析

五、研究结论及启示

第七章/Chapter Seven 大股东联盟控制、利他主义与投资者关系管理

第一节 大股东联盟控制下的潜在问题:“大股东-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

一、从个案谈起:贵州茅台“捐赠门”事件

二、案例引发的思考

第二节 大股东利己主义、利他主义及其调和

一、基本问题的讨论

二、家族企业的大股东:利己与利他

三、大股东的利己与利他

四、续议:“一股独大”公司的天然缺陷

五、特殊行业:对银行、保险机构大股东的行为监管

第三节 投资者关系管理:集聚股东资源的重要机制

一、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内涵:概念及管理重点

二、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核心:信息沟通的内容及方式

三、关于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信息效应、治理效应

四、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投资者关系管理的资源集聚效应

五、补充: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的测度

第八章/Chapter Eight 股东资源理论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一节 引子:中国经济为什么能持续增长?

第二节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制度梳理与理论回顾

一、混改的理论逻辑

二、国企混改的经济后果研究

第三节 国企混改实践:以中国联通为例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混改方案及实施

三、董事会改组及民营资本产权代表的超额席位

四、2020年末持股结构:国有资本、大股东联盟及民营资本的制约性

五、战略投资者选择及对其股东资源的利用

六、中国联通混改的经济后果

第四节 透过联通案例看国企混改:对混改要素的逻辑归纳

一、混改主体

二、参与主体

三、混改行为(方式)

四、中国资本市场中的国企与民企:太极图中的交融关系

第五节 混改本质:“混”的是股东资源(物质基础),“改”的是公司治理(上层建筑)

一、“与谁混”——混改参与者的要求及实体认定

二、“如何混”——四种模式及其比较

三、“如何改”——混改后大股东联盟的良序治理

四、动态优化股东资源,完善股东进入或退出机制

第六节 基本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股东资源论是202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斌。

得书感谢您对《股东资源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论自愿为奴 电子书
"""论自愿为奴""是一篇讨论专制政治的论文。他提出了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即权力对民众的合法性问题。拉波埃西试图分析民众对权威的屈从,解释统治和受奴役的关系。作者引证了很多古代史实,以古代历史来评价他所处时代的政治。该文最初发表于1576年。""论自愿为奴""是近现代政治哲学的一篇重要文章,后来在不同时代,被不同政治色彩的人士广泛引用。就拉波埃西的职业而言,他本是政府机构的一员,他也是权力的忠实仆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创新 电子书
本书系统回顾总结了近年来江苏省人民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做法。
人力资源管理(第2版) 电子书
本书共分9章,涉及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及设计、人员招聘、员工培训、职业生涯管理、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内容,每章按导读案例、基本内容、练习题(含案例分析)、小结、综合实训等模块展开。
人力资源管理笔记:HR晋级之路 电子书
推荐一:案例式笔记 看过本书之后,人力资源管理的种种烦恼,皆可对照本书案例后抛到九霄云外!本书以一人称详细记录20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战经验,知无不言地告诉HR晋升过程的那些事儿! 推荐二:接轨企业需求 如何提升自己成为高效的HR? 如何促进团队之间的协作? 如何选、育、用、留、评? 如何围绕企业对准岗位对准人? 如何塑造个人魅力? 如何对一手信息、内部业务流程和外部供应链及时把握? 用创新思维解惑,用有效方法办事,用实战技巧披荆斩棘! 推荐三:实际与专业融会贯通 面对领导/上司的高要求,面对业务部门的大需求,面对本部门员工的低协助效用等问题,解决之道尤为重要。抛开繁冗概念,深入案例分析,直击实际问题,技巧尽显专业,轻松掌握晋升之道! 推荐四:赠品丰富,坐着、站着、躺着,让你的学习没有固定姿势! 24个拿来即用图表:7个岗位说明书 6个工作量化表 6个考核评分表 5个环节流程图。 4个重点提炼课件:搞定自我 搞定团队 搞定公司 从AM到BP。 4个边走边听轻学习音频 4个深入学习课程视频:思维突破 核心胜任力 价值呈现 战略地位。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绩效 电子书
系统剖析企业层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契约履行对员工绩效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