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的秘密:漫步于校本培训的阡陌

教师成长的秘密:漫步于校本培训的阡陌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讲述普通教师蜕变为卓越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和关键事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生动的校本教师培训教材,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用大量丰富翔实的实例讲述了自己从一个普通教师走向卓越的教育工作者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任务”“关键事件”,述说了校本培训的一系列专业问题,建构并践行了自己教育思想的实践体系,以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作者简介

作者许昌良,江苏泗洪人。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推荐语

序 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大有可为

楔子 不是培训的培训

“要那么高的文凭干啥?”

从办“夜校”开始

“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了我什么

我抓住了“两个世界”

“人是不可能完成的东西”

第一章 教师专业发展“发展”什么

教师到底要“发展”什么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路在脚下

校本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章 风物长宜放眼量

上了第一届研究生课程班

发誓要做特级教师

我迷路了

当“第一名”落榜时

“复盘式”评课的开示

成长的约定

我的成长逻辑

第三章 为什么偏偏是校本

师资是办好学校的第一关键

坚决在校园里“消灭”打牌现象

办一所名副其实的好学校

好的教书人都应该是“读书人”

好看的100张照片

这所学校有名堂

校本培训缘何而来

第四章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你愿意做哪一只“小田鼠”

我们的“成分”是学生

阅读,是一种“拯救”

当培训受到教师冷落时

培训方案从研究中来

校本培训误区知多少

把培训当成刚性的工作

第五章 培训正道在何方

用“两大理念”指引

绘制教师成长的“同心圆”

校本培训的“顶层设计”

建设一个“良师工程”

校本培训讲原则

校本培训中的校长责任

第六章 量身定制促发展

引导教师制订个人发展规划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组织

创新“青蓝工程”

校本培训要坚持“专题”突破

“赛”“训”结合更有效

区域师训的“UAS”模式

沿着“阶梯”往上走

“2+2”教师校本研训一体化

用机制规范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的文化氛围营造

第七章 学研结合两相宜

校本培训与行动研究

校本培训中的教学叙事

校本培训中的生活叙事

校本培训中的自传叙事

闲暇与教师的日常生活

教师从反思走向自由创造

第八章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

用“节日”助推教师培训

“626校本培训工程”助力教师成长

让自主阅读成为最好的培训

培训有效,学校就能改变

用经典来“压住”浮躁的心

创造“学习共同体”

第九章 不能忘怀的成长记忆

用心就是专业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方向

有机会就一定能出彩

“制造”成长中的“关键事件”

牵课堂“一发”而动学校“全身”

内驱力是教师成长第一要素

好教育就是与好人相遇

参考文献

后记

教师成长的秘密:漫步于校本培训的阡陌是2020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许昌良。

得书感谢您对《教师成长的秘密:漫步于校本培训的阡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根植于人民的艺术 电子书
本书选取了力群速写的部分作品。作品时间范围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到21世纪最初的十年,内容包含《鲁迅先生遗容》、一大批四十年代延安时期的速写作品,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到90年代的作品,展示那个欣欣向荣时代缩影。这些作品,是作者一生的记录,是他艺术创作之源,也是珍贵的表现当时社会历史形象的纪实。作者力群,中国版画第一人。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1966年,担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美术》杂志
旅途上的建筑——漫步美洲 电子书
全景式展现美洲文明的起源、发展和演进历程。
中小学校校长培训用书:校长如何引领教师成长 电子书
本书围绕校长引领教师成长,从校长对引领教师成长的理解与认识、知识与方法、能力与行为三个方面加以探讨,内容包括:教师是最宝贵的人力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校长的职责、教师的专业素质及其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方法、鼓励教师开展教科研等。
为了成长中的教育家:我们这样做培训 电子书
本书介绍了海淀区近年来在中小学教育家培养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优秀事迹和突出成果。共三章内容,包括:培训是事业、培训是专业、培训是艺术。
漫步遐思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的哲学随笔,主要内容围绕哲学及人生的理论思考展开,或畅谈哲理,如“哲学与自然科学”“知识与智慧”“哲学要永远关注现实”“流行哲学与哲学的流行”等篇;或反思历史,如“人道主义在历史观中的地位”“用发展的观点看人的本质”“争论不休的异化问题”“人和人的历史”等篇;或感悟生活,如“生存与享受”“幸福与满足”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