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结构异态形式功能研究

语言结构异态形式功能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探讨了语言词汇、句法以及篇章等层面的常态和异态现象。如词汇层面的汉语离合词现象、语义叠加现象;句法篇章层面的特殊句式,如“X比N还N”句式、述宾类无主隐现句、新型“被字结构”等。

内容简介

本书发现,语言中存在着常态现象和异态现象。语言的常态形式是可以脱离语境的语言形式,一般出现频率高,标记度低,没有特定语用功能;异态形式一般表现为形式上的有标记性,使用上的低频性,功能上的主观性。

目前语言研究和实践中还没有完全重视语言的常态形式和异态形式这一对范畴,表现为人们常将语言异态形式按照一般的语言形式对待,以致难以厘清纷繁的语言形式背后的规律。区分语言的常态形式和异态形式,发掘语言异态形式范畴,对丰富语言学理论和指导语言学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王海峰,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侧重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出版专著、教材、工具书多部,在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及学校科研课题多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丛书序言

第一章 语言的常态现象和异态现象

1 语言形式的常态和异态

2 异态现象的表现形式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异态结构探究(一):离合词

1 考察范围及离合词的确定

2 利用语料库考察离合词的异态特征

3 离合词的标记性

4 离合词离析的低频性

5 离合词离析形式的主观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异态结构探究(二):“涉及”与“涉及到”

1 引言

2 利用语料库考察的基本步骤及方法

3 “涉及”与“涉及到”的关涉成分

4 “涉及”与“涉及到”的关涉距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异态句式探究(一):“X比N还N”

1 引言

2 “X比N还N”句式中的隐喻和转喻

3 “X比N还N”的构式特征

4 “X比N还N”句式中名词“N”的准入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异态句式探究(二):述宾类无主隐现句

1 引言

2 述宾类无主隐现句的特征

3 述宾类无主隐现句的功能及其形成

4 述宾类无主隐现句的可逆性

5 述宾类无主隐现句与名词性非主谓句

6 形式与功能的互动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异态句式探究(三):现代汉语新型“被字结构”

1 引言

2 基于语料的新型“被字结构”分析

3 新型“被字结构”与一般“被字结构”

4 新型“被字结构”的形成机制

5 新型“被字结构”的主观性与主观化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语言结构异态形式功能研究是202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海峰。

得书感谢您对《语言结构异态形式功能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实现机理与政策研究 电子书
本书系统评价了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的内涵、现状、问题、目标,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人口科学再分布的实现机理和路径选择,初步构建了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三力”理论模型。提出了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五位一体”的政策体系,选取不同区域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研究以广州、成都和汶川为具体案例,将适度人口的测算方法与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实现机理运用于人口流迁的实践,加以实证分析,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措施,力图为管理者
西藏人口分布变动及人口功能区规划研究 电子书
本书广泛吸收国内外人口学、地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探索和实际资料的分析相结合,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等方法,利用几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对西藏的人口分布变动与人口功能区划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是有关人口空间结构优化问题的建议颇有新意,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突出,对于促进西藏人口合理分布和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汉语言说类话语标记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现代汉语语篇中的言说类话语标记为研究对象,运用衔接与连贯、语法化等理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言说类话语标记进行界定,构建现代汉语言说类话语标记体系。研究中,全面考察了汉语言说类话语标记的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深入探讨了言说类话语标记形成的动因和机制,不仅丰富了话语标记理论,而且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自然语言理解和中文信息处理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应用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认知语言理论及其相关发展入手,从认知语言理论中概念合成理论应用于句子理解、语用预设投射、隐喻及语篇的理解开始到认知语言理论中社会认知理论与语篇的理解,以及意象图式和空间结构对词典释义的启示来推进认知语言学的研究。
国家福利功能的正当性 电子书
本书是系统研究国家福利功能正当性的专论,弥补了学界对这一重要议题缺乏专门系统研究的碎片化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