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以海派文学作为考察中心,重在考察整个20世纪我国民众对西方现代性观念的迎拒及选择。
内容简介
本书依时间顺序,分五个时期,以百年文学中上海现代性观念的发生、发展演变、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新型特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特色为脉络,具体论述民众的物质生活、现代观念、思想的变化过程,为我国的现代性发展和人们的精神追求提供现实意义和经验。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 百年上海——现代文明之旅
第一章 早期海派中的西洋器具与现代观念
第一节 市井日常人生活中的现代体验
一、西洋器具与观念转变
二、都市器具延伸的观念形态
第二节 民族国家话语中的现代认知
一、教育救国方案
二、实业救国的理念
三、维新与革命的救国途径
四、非暴力抵抗的各种救国方案
第二章 摩登上海的新奇体验与新型观念
第一节 现代交通工具带来的“现代”新质
第二节 电影影响下的观念与海派文学
一、电影与现代观念变革
二、电影中的殖民政治
第三节 留声机、收音机影响下的生活与海派文学
一、作为身份象征的留声机、收音机
二、海派文学中展现的留声机、收音机的音乐世界
三、海派文学中的音乐与殖民文化
第四节 广告带来的“现代”新质
一、广告与现代消费伦理观念的转变
二、广告影响下的文学示例——香烟
三、广告与海派文学中的拜物、恋物书写
四、海派文学中的广告书写
五、电影与歌舞广告中的肉欲享乐主义
第五节 声光化电中的民族主义思想
一、民族主义情绪与殖民地上海
二、郭沫若的上海体验与书写
第三章 战争年代的现代审视与反思
第一节 张爱玲小说中的现代审视
一、张爱玲笔下的现代及其想象:空落无归
二、现代体验:“不对到恐怖”的日常生活感觉
第二节 师陀小说中的反现代性叙事
第三节 《围城》对“现代”神话的解构
第四章 革命现代性的反“物质”书写与观念“改造”
第一节 革命现代性对上海的改造
第二节 《上海的早晨》中的“改造”主题
一、资本家改造的核心所在:物质的归属问题
二、《上海的早晨》中对无形的物质——空间的再创造
三、《上海的早晨》中城市空间的“物质”改造
第五章 消费时代的物质与观念变革
第一节 物质、欲望的重新被肯定
一、物质:从物品到物品符号
二、身体欲望:从苏醒到作为景观都市中的衍生物而存在
第二节 上海怀旧
一、器具的精致与奢华生活的张扬
二、怀旧语境中的《长恨歌》:一种势利价值观的体现
三、“西方风情”的怀恋与殖民心态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史料类
二、译著类
三、著作类
后记
20世纪海派文学新论是201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刘永丽。
得书感谢您对《20世纪海派文学新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