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下的孔子学院研究(第一辑)

全球视野下的孔子学院研究(第一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聚焦研究孔子学院的领导工作、运行机制和跨文化交流。

内容简介

北京语言大学申报的《孔子学院发展报告》已于2011年10月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立项,由王路江书记领衔,本书将作为《孔子学院发展报告》的子项目。

本书通过案例分析、理论研究等形式,从多角度呈现全球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就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特色化建设、内涵建设以及综合文化交流功能的提升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未来孔子学院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全书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第一方面:以校长论坛为主——“孔子学院的设立与可持续发展”。这方面将探讨孔子学院在大学层面的领导工作、孔子学院与当地或所在院校教育体系衔接等问题。

第二方面:以院长论坛为主——“孔子学院的运行机制与品牌项目”。美国黎天睦教授参会时指出:孔子学院为世界大学带来新的模式,而且是规模最大的模式,那么这种模式的形式与内涵都是值得好好研究的。

第三方面:以教师论坛为主——“孔子学院的‘三教问题’与跨文化交流”。这一部分将重点探讨世界各国孔子学院在汉语教学与文化交流方面的具体问题,主要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

作者简介

编者王路江,女,汉族,1950年5月出生,197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7月参加工作,原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代序 孔子学院和中国梦

一、 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质量、特色、创新——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核心要素建设研究

“求同与存异”——全球化背景下孔子学院的中外合作举要

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中的目标构建与方案研究

关于构建孔子学院创新机制的几点思考

资源利用与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

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二、 中外合作与孔子学院发展

孔子学院在高校工作中的常态化、制度化和品牌化

论孔子学院支持型校园环境的构建策略

中外文化交流视角下的孔子学院发展研究

以大学技术优势为纽带的孔子学院与大学合作新模式研究

基于本校优势的国际合作实践与启示

三、 孔子学院的特色化建设

保持办学特色,统筹文化与语言教学

校企合作——孔子学院发展新领域的探索研究

因地制宜推动汉语言文化的传播与推广——韦伯斯特大学孔子学院的发展模式研究

教育品牌发展及价值提升策略研究——乔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的发展与建设个案研究

汉语教学融入美国国民教育体系的案例研究——关于乔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中小学社会科学课程项目的思考

四、 孔子学院与中外文化交流

儒道传习与中华文化世界传播——关于孔子学院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几点思考

跨文化背景下孔子学院的人才培养与管理

全球背景下世界公民素质培养模式探析

从“仁”的角度看全球性学术合作

孔子学院平台上中印两国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现状概述

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异同性及其意义探究

全球视野下的孔子学院研究(第一辑)是201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路江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全球视野下的孔子学院研究(第一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全球视野下的陶行知研究(第六卷) 电子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日本、韩国陶行知研究界的相关成果,同时也对东南亚其他国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全球视野下的陶行知研究(第二卷) 电子书
本书再现了近百年来中国内地陶行知研究的发展状况,还原了陶行知研究所走的原生态之路,基本反映了陶行知教育学说在各个阶段的真实状况。
社会学视野下的法社会学研究 电子书
法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法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目前关于法社会学的研究多侧重于法学性。本书强调在社会视野下看待法社会学,共分三编内容:第一编总论,介绍法社会学的法概念和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编社会于法的影响,本编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看待社会对于法的影响,具体来说,宏观层面讲述的是社会分工、社会分层和社会控制与法的关系,中观层面讲述了社会组织、法律组织等内容,微观层面讲述的是案件的
社会性别视野下的新媒体研究 电子书
本书重点对微信这一当下最流行、最普及、影响面最大的新媒体进行了研究,体现出研究的前沿性、时代性、创新性特点。
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梦”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现代中国人的梦想作为前言,共分为5篇,包括:“中国梦”的思想价值、欧美对“中国梦”的解读、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若干“国家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