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由作者在清华大学开设全校通选课的教材讲稿整理而成。

内容简介

全书内容涉及古代农业、天文、音乐、纺织、玉器、建筑等诸多领域,力图将考古学家和文物研究专家的高头讲章,转换成普通读者能够听懂的语言,把专家们的重要研究成果变成大众的共识,以充当考古学家、文物研究专家与大学生和普通读者之间的桥梁,使人们对文物研究的一些重要成果有更加深刻的了解,由此而对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形成比较直观的印象,对“文化中国”的含义有更为透彻的认识。

作者简介

作者彭林,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经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兼职教授等。长年从事中国古代史与学术文化的研究.尤其注重对古代礼学以及《周礼》《仪礼》《礼记》等礼学经典的研究。著有《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礼乐人生》《中华传统礼仪概要》等,主编《中国经学》,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编审委员会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初版自序

增订版前言

第一讲 河姆渡骨耜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

一 农业文明起源的几种学说

二 磁山—裴李岗遗址:粟起源于黄河流域

三 石破天惊河姆渡

四 澧县彭头山文化稻谷:刷新河姆渡记录

五 不能遗忘的原始稻作区:黄淮流域

六 玉蟾岩稻谷:一万年以前的古栽培稻

七 原始稻作的“边缘起源说”

第二讲 贾湖骨笛与中国古代七声音阶的起源

一 先秦文献所见的七声音阶

二 音乐史家对七声音阶起源时间的探索

三 周代有七声音阶:曾侯乙编钟作证

四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概况

五 贾湖骨笛的鉴定

六 贾湖骨笛的年代与分期

七 贾湖骨笛的制作技巧

八 贾湖骨笛的未解之谜

九 上古时代为何偏爱五声音阶

第三讲 上孙家寨舞蹈纹盆与甘青地区的彩陶文化

一 彩陶的制作

二 仰韶彩陶的发现

三 甘青地区的彩陶文化

四 绚丽的甘青地区彩陶

五 中国彩陶文化是否西来?

第四讲 河姆渡蚕纹杖饰与先秦服饰文化

一 “治其丝麻,以为布帛”

二 抽丝剥茧之谜

三 蚕桑发祥在何地

四 粘附在铜锈上的商代丝织品

五 成为国家行为的周代蚕桑业

六 东周时期的丝织品

七 先秦时代的服饰文化

第五讲 良渚“琮王”与中国史前时代的玉文化

一 绵延数千年的中国玉文化

二 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古玉

三 古玉王国良渚

四 鬼斧神工的良渚玉器

五 解读良渚“神徽”

六 含山玉器:史前制玉的又一奇迹

第六讲 四羊方尊与长江流域的商代文明

一 长江流域:司马迁笔下的“荒蛮服地”

二 四羊方尊带来的疑问

三 盘龙城:长江之滨的商文化

四 吴城遗址:异军突起的江西商时期青铜文化

五 洋洋大观的新干商墓

六 新干商墓的文化属性

七 新干商墓:层出不穷的新课题

八 新干商墓:江南商代文明的冰山一角

第七讲 妇好墓象牙杯与先秦时期的生态环境

一 妇好墓为什么会有象牙杯?

二 史前时代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三 象与先秦社会生活

四 解读吉美象尊

五 象逐步南移与消失的原因

第八讲 妇好偶方彝与青铜时代的礼乐文化

一 灿烂的中国青铜时代

二 何谓礼乐文化

三 青铜礼器

四 青铜礼器的组合

五 青铜乐器

第九讲 曾侯乙墓漆箱盖天文图与二十八宿的起源

一 《尧典》所见的上古天文学

二 北极、北斗和二十八宿

三 二十八宿起源于何地

四 铁证如山:曾侯乙墓漆箱盖星图

五 濮阳西水坡45号墓:远古时代的北斗二宫图

六 西水坡45号墓墓主身份之谜

第十讲 曾侯乙墓均钟与中国古代的律吕

一 三分损益法

二 匪夷所思:曾侯乙编钟的乐律

三 五弦琴乎?筑乎?

四 均钟!湮没千年的均钟!

五 雨台山律管:又一种战国调音器

第十一讲 越王勾践剑与吴越地区的冶铸技术

一 文献中的吴越之剑

二 剑与先秦社会

三 吴王夫差剑,出土知多少

四 地不爱宝,越王剑频频面世

五 揭开吴越复合剑的千古之谜

六 吴越之剑的菱形暗格纹技术

七 薄壁同心圆剑首:高妙在何处

八 剑的衰落

第十二讲 秦陵铜车马与先秦时代的造车技术

一 文献所见的先秦马车

二 田野考古所见的商周车辆

三 《考工记》记载的造车工艺

四 秦陵铜车马概说

五 秦陵铜车马的学术价值

六 秦陵铜车马的精湛工艺

第十三讲 泉州宋船与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

一 文献所见的原始渡河工具

二 绰墩山出土的渡河浮木

三 我国古代舟船的遗迹

四 中国古船制造的原创性技术

五 泉州宋船的发现

六 泉州宋船的结构与建造技术

第十四讲 正统针灸铜人与中国古代的经络学说

一 针、灸、经络溯源

二 扁鹊与仓公的针灸医术

三 《内经》与针灸

四 马王堆帛书、张家山汉简中的经络文献

五 明代正统针灸铜人

六 针灸是中医学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

第十五讲 《周易》、《周礼》与故宫、北京城

一 《周易》与《周礼》其书

二 忽必烈:《周礼》建国之制的第一位实行者

三 明清故宫、北京城的阴阳五行格局

四 故宫:礼制与审美情趣统一的典范

初版后记

增订版后记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是2012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彭林。

得书感谢您对《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与矫正 电子书
本书抓住课程这一最基础最关键的要素,推动教育教学内容更新,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写入教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通过大力开发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教育矫正的实践能力;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
中国塔文化与九江古塔 电子书
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古塔类型及其发展演变、古塔的变迁、古塔的构造、佛塔的中国化与建筑美、九江地区古塔调查、九江地区古塔分布与特点等。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创新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问题的背景、研究的思路以及本书对现有研究的贡献和改进。第二章回顾了企业创新的相关文献,归纳并整理了文化领域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第三章考察博彩文化对企业研发强度以及专利申请数的影响。第四章实证检验了企业合作文化与创新之间的关系。第五章是对全书的总结,包括结论和启示,同时指出了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文物遗迹中的大连历史 电子书
本书旨在向读者介绍大连地区41处文物遗迹及其背后的悠久历史。书中包括四平山积石墓地、爱国将领林永升雕像、大连纺织厂四二七纪念碑、瓦房店烈士陵园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辽宁省和大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内容,为讲好大连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一份优秀的素材。
厦门音乐名家 电子书
本书介绍了21位厦门音乐家,还附录了《厦门音乐大事志》(1830-2006年)、《厦门音乐世家》、《厦门音乐之旅》、《厦门音乐社团》、《20世纪厦门音乐名人录》、《队歌,在炮火中诞生》等9篇文章,并附100多幅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