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第六卷)现代卷

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第六卷)现代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套学术专著聚焦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以及经典传播。此为丛书之一“现代卷“。

内容简介

《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成果,为8卷系列学术专著。该著作在外国文学经典生成研究方面,聚焦于源语国的经典生成,强调社会语境、文化传统、审美与伦理需求以及科技革命的作用,并且注重文本考据;在经典传播研究方面,聚焦于译入语国的经典再生成,尤其在关注翻译传播和跨媒介传播,认为文学经典正是从不断的翻译和影视改编等跨媒介传播过程中获得再生,获得流传。

本书是这套书的现代卷。

作者简介

编者吴笛,又名吴德艺,文学博士,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会长、浙江省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浙江省社科联理事、浙江省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翻译协会理事、全国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理事等职,并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审组专家,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访问学者;2001年至2002年获美国国务院富布莱特基金,为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学者;以及《苔丝》《雪莱抒情诗全集》《劳伦斯诗选》《夏洛蒂·勃朗特诗全编》(下)《帕斯捷尔纳克诗选》《红字》《采果集》等20多部文学译著;另有8卷集《普希金全集》(主编)、10卷集《世界中篇小说名著精品》(主编)、5卷集《新世纪中西文学论丛》(主编)、10卷集《世界诗库》(副主编),以及《外国诗歌鉴赏辞典》(主编)、《外国文学教程》(主编)、《多维视野中的百部经典·外国文学》(主编)、《经典传播与文化传承》(主编)等多种编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绪论 思潮迭变与文学模式的更替

第一章 世纪末情绪与现代文学经典的生成

第一节 外国现代文学史的断代问题

第二节 现代文学经典生成的文化语境

第三节 媒体革命与文学经典传播途径的革新

第四节 时代巨变——现代化与都市化

第二章 现代都市文学经典的生成与传播

第一节 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思潮的传播

第二节 法国现代都市文学的生成与传播

第三节 德国现代都市文学的生成与传播

第三章 意象主义诗歌的生成与传播

第一节 法国和德国象征主义诗歌

第二节 意象主义诗歌运动的社会语境

第三节 英美意象主义诗歌的生成与流传

第四节 俄国意象主义诗歌的生成与流传

第五节 庞德诗歌中的中国元素

第四章 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经典的生成与传播

第一节 现代文学多元格局的形成

第二节 劳伦斯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传播

第三节 劳伦斯作品在中国的传播

第五章 《美国的悲剧》的生成与传播

第一节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生成与传播

第二节 拜金主义文化语境下《美国的悲剧》的生成

第三节 《美国的悲剧》中文传播

第四节 欲望之都:“美国梦”的是与非

第六章 苏俄“红色经典”的生成与传播

第一节 政治命运推动下“红色经典”的生成

第二节 高尔基小说的生成与传播

第三节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中国的译介与影视传播

第七章 《静静的顿河》的生成与传播

第一节 金人、力冈译本比较

第二节 格拉西莫夫的电影传播

第八章 表现主义文学的生成与传播

第一节 起步于绘画领域的表现主义艺术的演变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的演出与传播

第三节 卡夫卡小说的翻译、改编与传播

第九章 《永别了,武器》的生成与传播

第一节 文本生成:战争的荒诞与爱情的空虚

第二节 《永别了,武器》中文译本比较

第三节 电影文本《战地春梦》的文化转换

第十章 艾略特《荒原》等诗歌的生成与传播

第一节 艾略特诗歌文本的生成

第二节 《荒原》与现代人的精神幻灭

第三节 艾略特诗歌的译介与流传及其对中国诗坛的影响

第十一章 《喧哗与骚动》的生成与传播

第一节 现代主义语境下的“喧哗与骚动”

第二节 《喧哗与骚动》译本比较

第三节 福克纳叙述风格对中国文坛的影响

第十二章 《吉檀迦利》的生成与传播

第一节 泰戈尔在中文世界的接受

第二节 《吉檀迦利》的中文传播

第三节 《吉檀迦利》孟加拉文原版与英译版比较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第六卷)现代卷是201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吴笛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第六卷)现代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白氏文集》日本传播史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为“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系列之一。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 电子书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创新工程项目自2012年立项以来,全体成员精诚合作,力图从转型期文学史研究、民间视角与经验研究、文学经验与价值研究、域外与本土深度互动四个层面,遵循社会史视野和思想史考察相结合的路径,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根本特征,从中淬炼出与20世纪革命大潮相伴而生的中国经验,以资当下中国文化与道德价值观的重建。本书是上述议题协同研究的第一次结集。
外国文学史(下册) 电子书
本教材以“回到原典”、“贴近文本”理念为指导,在简明扼要地梳理东西方文学发展脉络、阐述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分析经典文本,引导学生研读文学原著。
中国现代汉英双语作家研究 电子书
本书将活跃于1930-1950年代一批分别用英语和汉语两种文字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家从以往零散的关注整合为一个群体来研究。
西方文化与东亚现代文学关系研究 电子书
本书运用文化传播学、比较文学等文化、文学理论,依据西方文化与东亚现代文学关系的翔实史料,在世界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广阔视域下,论述西方文化的历史演变及特点,阐述西方文化在东亚各国的传播和影响,研究西方文化影响下东亚各国对西方文化认同心理的形成以及东亚各国现代文学观念的确立,分析西方文化、文学对东亚各国现代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