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经典教材,建立了学习与教学心理学新体系。
内容简介
作为教育部推荐的国内首本以“学与教的心理学”命名的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教材,《学与教的心理学(第六版)》自1990年出版以来,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第六版仍然由“教师与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三部分构成,但内容和版式有了更新和调整,并新增了“重点概念”栏目,以帮助读者增进理解和学习《学与教的心理学(第六版)》有以下特色:
·完全打破了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教材所沿袭的苏联普通心理学体系,建立起一个学习与教学心理学新体系。
·虽涉及同类教材部分相同的心理学内容,如教师与学生心理、学生的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但其核心内容与其他同类教材有很大差异:先分别阐明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学习规律,然后阐述基于这些学习规律的教学设计原理操作技术。
·能告诉中小学各科教师如何有效地教好单项知识和技能(含认知策略),以及如何在单项知识技能的基础之上指导学生形成综合能力的一般规律这是本教材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作者简介
作者皮连生,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心理学卷》主编,现任《教育大辞典(修订版)·教育心理学卷》主编。
章节目录
第一部分 教师与学生心理
第一章 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及其培养
第一节 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
一、教师角色——早期的问卷调查
二、有效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
三、教师的教学专长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专家和新手的对比研究
第二节 教师的成长及其培养
一、教师的成长过程:从新手到专家
二、如何尽快缩小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间的差距
三、教师的职业倦怠/
第二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 学生的心理结构及其分类
一、心理学关于人的心理结构及其分类的理论
二、加涅关于学生心理构成及其分类的观点
三、美国心理学会关于学生心理因素与学习原理的分析
四、加涅对学生素质分类研究的教育含义
第二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及其教育含义
一、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二、认知发展的文化历史观
三、认知发展的一般与特殊
四、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第三节 学生的人格发展与社会化
一、人格的发展
二、自我概念的发展
三、个体社会化与人格发展
第三章 学生的个别差异
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方式与能力差异
一、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
二、学生的认知能力差异
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第二节 学生的性格差异
一、性格的概念
二、性格的个别差异
三、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第三节 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一、特殊儿童的概念
二、特殊儿童的类型
三、特殊儿童的流行率
四、特殊儿童的教育
第二部分 学习心理
第四章 学习心理概论
第一节 学习的定义与学习的研究
一、学习的定义
二、学习的哲学研究
三、学习的科学心理学研究
第二节 学习的分类及其教学含义
一、奥苏伯尔的有意义与机械学习分类
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三、安德森的学习分类
四、学习分类研究的教学含义
第三节 学习的信息加工观
一、加涅的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模型
二、学习涉及的认知加工环节
第五章 知识的学习
第一节 知识、技能与能力学习概述
一、知识、技能与能力的概念
二、广义知识学习阶段模型
三、知识(狭义)学习的理论
第二节 几类常见知识的学习
一、符号和事实性知识的学习
二、有组织的整体知识的学习
……
第三部分 教学心理
学与教的心理学(第六版)是2020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皮连生。
得书感谢您对《学与教的心理学(第六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