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地方:明清时期济宁的士绅与社会

经营地方:明清时期济宁的士绅与社会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基于“走出江南”的研究理念,以山东济宁为经验个例、士绅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城市史个案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以山东济宁为经验个例、士绅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城市史个案研究著作。有别于以往的明清史研究关注点集中在江南地区的情况,本书将研究视野扩展到因大运河兴起而繁荣的北方城市山东济宁,并注重将江南地区与济宁进行对比。

济宁士绅在对城市的塑造过程中,展现了地方力量与国家权力的精彩博弈,也通过与“商”这个阶级的紧密联系,呈现出明清时期北方运河城市繁荣的商业贸易和城市化生活。

本书丰富了读者对明清历史认知的面向,也为明清区域社会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和补充。

作者简介

作者孙竞昊,1964年生,籍贯山东威海,历史学教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学士、硕士)、孟菲斯大学(硕士,博士在读)、多伦多大学(博士),先后执教于密西西比大学、维多利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研究领域为明清时期区域(侧重江南和华北)的环境、经济、社会历史及其近现代变迁。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思辨”的史学和“叙事”的史学

导论 中华帝国晚期地方精英与城市形态研究范式的检讨

一、楔子:郑与侨的济宁故事与本书的中心关注和主要线索

二、中国城市史的理论问题与研究状况

三、济宁案例的典型性与本书的设计

第一章 济宁的历史记忆、生态环境与大运河

一、在历史记载中定位济宁

二、在地方生态体系中定位济宁

三、济宁地区与大运河水利设施

第二章 大运河所驱动的济宁商业化与城市化

一、欧洲城市模式与城市化标准

二、明清时期的北方运河区域

三、明清时期济宁的商业化与城市化

四、明清时期区域视野和跨区域语境中的济宁

第三章 济宁城市形象的塑造

一、城市文化表征及其构建

二、园林、江南式景观、旅游文化

三、商品化城市生活

四、大众气质与信仰

第四章 济宁城里的士绅和其他居民

一、士绅社会与地方权力结构

二、城市精英在地方公共场域里的社会活动

三、城市共同体与社会结构

第五章 济宁城内外的国家与社会

一、济宁地区的国家机器

二、国家事务中的大运河和漕运

三、济宁地区漕粮的征收和运输

四、国家遇到社会

第六章 济宁城市的沉浮与地方精英的命运

一、动乱时期的城市士绅与地方社会

二、王朝重建后士绅的复杂态度及变化轨迹

三、地方传统的延续与变异

结论 济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意义

一、“济宁经验”:地方认同、城市性、国家权力

二、延伸讨论:士绅社会、“地方自治”、“公民社会”

三、历史的回响:重建地方认同

参考文献

经营地方:明清时期济宁的士绅与社会是2023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孙竞昊。

得书感谢您对《经营地方:明清时期济宁的士绅与社会》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新史学文库 电子书
本书运用历史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分析中国传统家族组织的动态理论模型。
国中的“异乡”:近代四川的文化、社会与地方认同 电子书
本书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对近代四川的区域认同、学术源流与文化想象进行了深入的勾勒。
穆巴拉克时期的埃及 电子书
带你更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埃及的穆巴拉克时期,揭示2011年埃及剧变的深层次原因。
转型时期的澳门政治精英 电子书
本书选取自1976年澳门第一届立法会至2013年当选的澳门特区第五届立法会的议员作为澳门政治精英的研究对象,剖析了由历史背景塑造而成的政治精英的结构组成、精英间的网络关系以及与大众之间的联系。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澳门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均经历了显著的变化,这构成了社会变迁的动力。书中提出在转型社会中,精英生成是社会变迁与制度变迁的共同结果。本书有利于读者详细了解澳门的政治体制,以及澳门的
地方的近代史:州县士庶的思想与生活 电子书
地方近代史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