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护国思想与实践(世界宗教研究丛书)

佛教护国思想与实践(世界宗教研究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详细解读佛教在护国方面的思想与实践。

内容简介

佛教的护国思想起源于释迦牟尼创教弘法时期,伴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而不断得到充实丰富。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其护国思想获得进一步发展。

在其护国思想中,不仅浸透着多民族信众期盼故乡家园得到佑护的宗教情感,而且凝聚着他们渴望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的世俗追求,更蕴含着他们在爱国、卫国和建国实践中开发出的政治智慧。佛教护国思想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始终强调善世利人、报恩酬德和无私奉献,始终倡导热爱祖国、护卫疆土和建设美好家园。

作者简介

编者卓新平,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曾兼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研究理事会副主席。现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宗教学评审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宗教学会会长,全国人大常委,民族委员会委员,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办哲学组成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中国佛教协会释传印会长贺信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曹中建书记致辞

佛陀护国理念蠡测

汉译经典中的“护国”

从《仁王经》看佛教的护国观念与般若思想

以教护政,以政护教——《仁王护国般若经》思想要旨简论

古今佛教护国经典事迹略谈

护国与治世

佛教的护国利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从护国思想到爱国爱教思想的发展历程

佛教的护国爱国传统

当真言遭遇王权

唐密的护国利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永明延寿大师的护国思想及其实践

《金光明经》护国思想与宋代的护国实践

中国佛教的爱国护国精神——以宋元之际为例

禅宗之“护国”思想初探

清初以佛法护国的思想和实践探讨

三世章嘉呼图克图与“撤驿之变”

如何看待佛教护国安民的政治作用?

佛教信仰与权力关系——从佛教护国理念谈起

抗战时期中国佛教的护国思想与实践

僧众护国活动的佛理考察——以抗日战争时期为主线

救国与救教: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佛教与政治

藏语系文化的中华民族大一统历史观与护国行迹略考贡

关于蒙藏地区佛教护国思想的思考

喜饶嘉措的佛学思想与爱国爱教之情怀

中国南传佛教的护国思想与实践

日本佛教的护国思想与实践

朝鲜—韩国佛教的护国思想与实践

后记

世界宗教研究丛书

佛教护国思想与实践

佛教护国思想与实践(世界宗教研究丛书)是2012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卓新平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佛教护国思想与实践(世界宗教研究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电子书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隶属水利部,于1958年由多家单位合并组建而成。历经五十余年的发展,现已建设成为当今中国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齐全的综合性水利水电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中心。中国水科院高度重视党建与精神文明工作,近年来,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中央国家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标兵”、“水利部直属机关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职工体育示范单位”、“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
社会治理:新思想 新实践 新境界 电子书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重大项目“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信息库建设”(13@ZH013)和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基金课题“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理论创新与实践研究”的成果之一,是第七届中国社会管理论坛的成果总汇,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近百篇,为进一步总结论坛成果,深化社会治理领域研究,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我们按照致辞和主旨演讲、新发展理念与创新社会治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传承历史文化与中国当代社会治
向警予思想研究 电子书
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惟一的一个女创始人”,是党内较早从事妇女解放运动的女革命家。她一生致力于妇女解放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解放,在教育、妇女解放以及报刊宣传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伟大先驱者。本书以向警予生平事迹为主线,以具体的时代环境为背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对向警予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期深化和拓展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生平和思想研究。
社会治理创新与社会工作实践研究 电子书
内容简介:治理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和管理的重要概念,无论政府文件、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报告还是具体领域的工作推进,都将治理作为核心内容,如政府的社会治理、企业的产业发展治理、农村贫困治理等等。治理更多地运用在社会行为中,由多元化的主体,运用多元化手段,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维护和达成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的过程。本书分为七章,从多角度剖析了社会治理和社会实践的方法,可以作为从事相关工作人员的参考书,提升社
英国新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思想转向研究.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 电子书
本书基于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和方法,结合英国社会现实的发展,对英国新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思想的形成和演变逻辑进行了总体把握和批判性分析。通过将其置于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发展的整体视域中,从实践与文化关系阐释方式的转向、主体存在方式的转向、意识形态批判的转向、社会变革方式的转向以及价值选择的转向五个方面着力探讨了这一思想在逻辑构造方面的独特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