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竹楼:傣族传播研究

凤尾竹楼:傣族传播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系统论述傣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内容简介

柳盈莹编著的《凤尾竹楼:傣族传播研究》是一本系统论述傣族文化传播的专著。本书围绕傣族文化传承这一核心命题,从传播视角——传统形态和大众传播生态——给予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并指出傣族文化现代化的方向和对策。

本书采取了文献梳理、田野调查、实证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来观照上述命题。本书资料丰富,脉络清晰,提出了不少富有创见的观点。作者身为傣族人,具有深切的族群意识和批判精神,为本书提供了大量的独特经验。对于致力于傣族研究和少数民族研究的读者来说,本书非常具有启发意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序言

第一章 绪论

一、傣族和中国傣族地区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重点与方法

四、选题意义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信息传播与傣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第一节 “泛掸”族的历史迁徙

一、“泛掸”族的生活区域

二、传播与“泛掸”族的历史形成推演

三、傣族——滇越后裔

第二节 我国境内主要傣族支系的文化传播特征

一、傣雅(花腰傣)与其继承的古滇遗风

二、傣那(旱傣)及其文化变迁中的身份尴尬

三、傣泐(水傣)与其文化交流的繁荣

第三节 古代传播媒介的演进与傣族民族精神的传承

第三章 多元传播方式与傣族社会发展

第一节 傣族各领域的文化传播

一、政治文化传播

二、宗教文化传播

三、语言文字传播

四、饮食文化传播

五、技艺文化传播

六、社会文化传播

七、经济传播

八、艺体传播

九、生态传播

第二节 汉文化在傣族中的广泛传播

一、汉文使用与汉文教育的兴起及发展

二、汉族传统经典和儒家思想在傣族中的传播

三、内地知识青年:文化的新传播者

四、民族团结政策:傣族文化的新传播环境

第三节 信息传播媒介与傣族社会维系

一、原生态媒介

二、人工物媒介

三、文字媒介

第四章 傣族新闻传播事业及其发展困境

第一节 傣族地区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概况

一、傣文报刊的创建与傣语新闻媒介的兴起

二、傣语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三、傣文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

四、新媒体的推广和使用

第二节 傣语新闻媒介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传播内容陈旧,难以吸引受众

二、传播技术滞后,数字化水平较低

三、传播人才紧缺,身兼数职谋发展

四、少发行缺广告,资金难以为继

第五章 大众传播与傣族现代化的状况调研

第一节 中国傣族地区大众传播接受现状调查

一、选点原则和调查点介绍

二、调查内容及步骤、方法

三、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第二节 受众媒介接触状况及其对信息的态度

一、家电媒介拥有状况

二、各类媒介使用状况

第三节 大众媒介与傣族认知的变化

一、传统观念与新鲜理念的碰撞

二、“小我”与“大我”的认知

三、幸福程度与发展前景

第四节 大众传播与傣族传统文化传承

一、现状:傣族对本族历史文化传统的接触情况

二、挑战:大众媒介冲击、消解了傣族文化原有的传承逻辑

三、机遇:大众传播增加、丰富了傣族文化传承的形式和渠道

第五节 大众传播与傣族现代化

一、现代化与“乡土化”:傣族传统文化认知的集体迷失

二、现代化与“多元化”:对传统傣族文化的再认识

第六章 傣族当代传播的发展之路

第一节 经验篇:傣族文化传播的历史尝试

一、借助名人效应,扩大傣族文化的影响力

二、打造精品傣族文化品牌,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

三、大力发展旅游业,走保护本土文化与发展本地经济相结合的道路

第二节 理论篇:当代傣族文化传播的开阔思路

一、对内传播:“教育改变未来”

二、对外传播:“让我听懂你的语言”

三、以客观和公正的态度来传播傣文化,实现傣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愿景篇:走向开放的多媒介傣族文化传播时代

一、从多方面统一傣文化,促进傣族文明复兴

二、搭上数字时代的高速列车

三、传播媒介与傣族民族文化的弘扬

参考文献

后记

凤尾竹楼:傣族传播研究是2014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柳盈莹。

得书感谢您对《凤尾竹楼:傣族传播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探究与传播 电子书
本书共两个部分,一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探究与传播,包括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文化景观,如:莫高窟、长城、古建筑复杂的武当山、布达拉宫、三孔、平遥古城、苏州园林等等;二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与传播,包括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如昆曲、书法、剪纸、端午节、妈祖信仰与习俗、丝绸工艺、针灸、皮影戏、木活字印刷、福建木偶等等。
20世纪上半期中美史学交流:基于美著史书在华传播与影响的研究 电子书
20世纪上半期是美国史学进入中国并对中国史学产生影响的关键时期。通过翻译出版、期刊推介、用作教科书等形式,大量美著史书被引进中国,对中国史学的多个层面产生了影响。本书以20世纪上半期传播到中国的美著史书为研究对象,通过全面、详细梳理各类美著史书在中国译介与传播的具体历程,考察美国史学对中国史学(包括中国社会)的影响。
庚子救援研究 电子书
八国联军侵华引发庚子国变,这本书研究这一非常时期由上海绅商发起、各省疆吏合力促成的大救援。
《尚书》诠释研究 电子书
《〈尚书〉诠释研究》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所有讨论的专题都是《尚书》学与语言学长期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这些问题有些还关涉古典文献学、辨伪学、辑佚学、哲学、思想史研究等领域。作者皆能以广阔的学术视野、扎实的文献功底、深厚的理论素养,探隐索微,反复论证。全书分析透彻,逻辑严密,例证丰富,其结论或正前人之失,或对有关问题的论证有所推进,或给读者以新的启迪,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钱玄同思想研究 电子书
本书叙述钱玄同先生一生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特色,以及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