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十五论

儒学十五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深入解读儒学命题,完整呈现儒学世界,挖掘儒学当代价值。

内容简介

在新旧世纪之交,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汤一介就“反本开新”这一哲学命题,指出中华文明的复兴之路在于抓住当今中西文明对话、激荡的契机,反思、自省其传统,打通古今中西,从而使国人在华夏文明丰厚遗产的基础上重构价值理念。

本书对儒学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它不仅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历史的考察,还注意到它的现实意义。儒学自孔子起就自觉地继承着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从历史上看,它曾是中华民族发育、成长的根,我们没有可能把这个根子斩断。因此,我们只能适时地在传承这个文化命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之适应变化着的社会新形势。

作者简介

作者汤一介,湖北省黄梅县人,生于天津。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思想家、教育家与社会活动家。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从1956年起一直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创办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三智文化书院、什刹海书院等学术研究机构。代表著作有《郭象与魏晋玄学》《早期道教史》《佛教与中国文化》等。

大部分著作与论文已结集为十卷本《汤一介集》出版。主编有《汤用彤全集》《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九卷本《中国儒学史》(与李中华共同主编)、十一卷本《中华佛教史》(与季羡林共同主编)等著作。以古稀之年主持大型文化工程《儒藏》(精华编)的编纂,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中国现代学术的崛起做出了重大贡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名作丛书”编辑委员会

致敬大时代狂飙中迎风而立的几代学人——“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名作丛书”总序

导言 探赜索隐阐旧迹,钩深致远创新声

前言 儒学的现代意义

一、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三、自我身心内外的矛盾

自序 我的哲学之路

一、关于中国传统哲学概念体系的问题

二、关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命题——中国哲学中的“真”“善”“美”问题

三、关于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体系问题

一、论“天人合一”

二、论“知行合一”

三、论“情景合一”

四、论“普遍和谐”

五、论“内在超越”

六、论“内圣外王”

七、论“道始于情”

(一)论“道始于情”

(二)先秦古籍中之“性”

(三)先秦儒家重“情”之根据

(四)论“情生于性”

(五)辨“情”“欲”

八、论“和而不同”

九、论“周易哲学”

十、论“儒学复兴”

(一)从中国历史传统看“儒学”复兴的可能

(二)从当前中国和世界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儒学”复兴的可能

(三)我国当前对“儒学”的种种看法

(四)“儒学”的不同视角

(五)我们应该如何看“儒学”

(六)考察“儒学”必须有“问题意识”

(七)“儒学”可为当今人类社会提供的思想资源

十一、论儒家哲学中的真、善、美问题

(一)

(二)

十二、孔子思想与“全球伦理”问题

(一)寻求伦理观念上的“最低限度的共识”

(二)寻求“全球伦理”要从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中吸取资源

(三)寻求“全球伦理”必须关注当今人类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

(四)“和而不同”应是寻求“全球伦理”的原则

十三、儒家伦理与中国现代企业家精神

十四、读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之贡献》

十五、关于编纂《儒藏》的意义和几点意见

(一)

(二)

后记

附录一 《中国儒学史》总序

一、儒学与中华民族的复兴

二、儒学与“普遍价值”问题

三、儒学与经典诠释

四、儒学与外来文化的传入

附录二 读汤——介先生《〈中国儒学史〉总序》的几点体会

一、总序深刻阐明了现代儒学新发展的伟大意义

二、总序切实论述了现代儒学创新的途径和着力点

三、总序鲜明揭示了儒学的当代普遍价值

四、总序积极倡导依据儒家经学建立中国诠释学

五、总序大力阐扬儒学与外来文化良性互动的好传统

结论

汤一介学术年表简编(2024年版)

儒学十五论是2024年由海南出版社出版,作者汤一介。

得书感谢您对《儒学十五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十五堂中国哲学课 电子书
本书共包括十五堂课内容,分别是:天与人、古与今、阴与阳、生与克、是与非、真与假、知与行、善与恶、义与利、德与才、和与同、治与乱、民本与任贤、礼与法、小廉与大同。
儒学近代之境.励耘史学文丛 电子书
本书以历史文献为据,从探讨章太炎儒学思想的学术渊源入手,分阶段考察其代表性著作和思想流变,重点论述章太炎儒学思想及其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关系。第一,从学术史角度探讨章太炎的儒学学术成就、学术思想及其与现代学术转型的关系;第二,从思想史角度分析他对儒家思想的创造性阐释;第三,从政治史角度论证章太炎的儒学思想与维新思潮、革命思潮、五四新文化思潮的关系。
实用主义的儒化:现代新儒学与杜威 电子书
本书从现代新儒家与杜威的共同关切中,提炼出“生命三境”即生存之境、生活之境、生命之境作为考察的纲要,深入探究民族生命的生存进化、民族国家的政治生活、生活睿智、生命教养、生命理想等关键问题。本书在研究现代新儒学与杜威实用主义的互动关系中,提出“实用主义的儒化”命题。作者的问题意识高度自觉,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提出了很多有启发、有价值的见解,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评价论 电子书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第2辑)”围绕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选取当前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领域知名学者的代表作,代表了目前国内哲学研究的主干力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评价论》主要介绍了人类对生活中的哲学的评价以及评价理论知识系统。哲学再也不能不关心人生的痛痒,作为无色透明的王国而存在了,它应当关心人和人的内心世界,有丰富的个性色彩,与现实的人一起走上凶吉未卜的探索之路
论自愿为奴 电子书
"""论自愿为奴""是一篇讨论专制政治的论文。他提出了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即权力对民众的合法性问题。拉波埃西试图分析民众对权威的屈从,解释统治和受奴役的关系。作者引证了很多古代史实,以古代历史来评价他所处时代的政治。该文最初发表于1576年。""论自愿为奴""是近现代政治哲学的一篇重要文章,后来在不同时代,被不同政治色彩的人士广泛引用。就拉波埃西的职业而言,他本是政府机构的一员,他也是权力的忠实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