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学史·周代卷:孔子、六经与师承问题

中国经学史·周代卷:孔子、六经与师承问题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卷描述的不是孔子等人的思想哲学,而是周代经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周代是如何发展的。

内容简介

韩教授采用西方经学界的观念模式书写中国经学史,以各个时代开宗立派的大师为中心,在广阔的历史视野下审视中国经学的传承和研究方法的发展。

《周代卷》一共11章,前七章论孔子的经学,后面四章论孔门弟子或再传弟子曾子、子夏、子思,和孟子、荀子的经学。作者认为,以孔子为中心的周代经学虽然只是中国经学的原始时期,但对整个中国经学史而言具有“原型”意义,是后世经学家推崇和效法的对象。以曾子、子夏为代表的一代弟子忠实地传承孔子的经学,是他们自己或者他们的门人转录了孔子的口头学说,在传承过程中发挥了枢纽作用。以子思为代表的再传弟子在传承经学时不再局限于忠实地传承,他们开始用自己的话阐发六经和孔子,逐渐转向阐释学。孟子的教学情境不再是礼仪化的,而是理智化的。他提倡“私淑”,通过自修经学成为孔子的门徒。荀子是先秦经学的集大成者,他可能拥有很多传统传注,是经书文本流传至汉代的枢纽。荀子还是一名优秀的老师,门徒众多,他对经学研究的制度化影响甚巨。

《周代卷》描述的不是孔子等人的思想哲学,而是周代经学的学术机制,亦即经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周代是如何存在和发展的。

作者简介

作者韩大伟,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文学博士,杨百翰大学中文系正教授。韩教授的学术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主要从事匈奴研究,2000年以后则主要从事中国经学研究。韩教授的经学研究有一个显著特点,即从文献学的角度来讨论经学,重点关注经学的传承。韩教授还喜欢研究经学大师的传记,曾将孔子、孟子等人的传记译介到西方,并仔细研究过历代正史中的《儒林传》。韩教授希望通过撰写《中国经学史》系列,总结自己二十多年的经学研究,并填补西方学界尚无中国经学通史的空白。韩教授的主要著作有《阿尔泰的语言、文化和历史上的联系》(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2001)、《南园诗社:文人文化和社会记忆传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顶礼膜拜:汉学先驱和古典汉语文献学的发展》(专著,美国东方学会,2001)、《西方经学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等,主要译著有《孔子评传》、《孟子评传》。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国经学史》总序

本卷导读

导言

第一章 孔子与礼仪人生

第一节 经学鼻祖

第二节 有关孔子生平的史料

第三节 孔子与礼仪人生

第二章 孔子与六经

第一节 经书的作者和整理者孔子

第二节 结语:孔子的编辑原则

第三章 《论语》和中国古代书籍的自然状态

第一节 竹书和编辑自由

第二节 《论语》

第三节 结语

第四章 孔子与文本的仪式化诠释(上)

第一节 从德行的视角研究经学

第二节 《论语》中的德行

第三节 何为“学”

第四节 仪式化诠释

第五节 “述而不作”

第六节 传注的仪式性

第七节 晚期经学中的“述”与“作”

第八节 文本传注者孔子

第五章 孔子与文本的仪式化诠释(下)

第一节 以《诗经》为个案

第二节 《孔子诗论》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口授与仪式化教学(上)

第一节 古书以口授为基础

第二节 口头释经

第三节 问答之礼

第七章 口授与仪式化教学(下)

第一节 教学情景

第二节 口述性和文本性

第三节 书名《论语》的口述色彩

第四节 学统的形成

第五节 结语

第八章 门徒:忠实的传承

第一节 夫子和门徒

第二节 衣钵传承

第三节 两位忠实的传承者

第四节 曾子

第五节 子夏

第六节 子夏与章句

第七节 结语

第九章 子思和阐释学的酝酿

第一节 家族事业

第二节 《中庸》

第三节 《礼记》中的子思四篇

第四节 对子思著作权的怀疑

第五节 《四书》本《中庸》

第六节 结语

第十章 孟子和为典型史学服务的经书

第一节 亚圣与孔门教学

第二节 孟子的生平和著作

第三节 “私淑”

第四节 孟子用《尚书》

第五节 孟子用《诗经》

第六节 结语

第十一章 荀子与儒学传承在周代的终结

第一节 荀子和孟子的声名比较

第二节 荀子的生平和著作

第三节 荀子在儒学中的地位

第四节 荀子和经书

第五节 荀子用《诗经》

第六节 礼学大师和经学大师

第七节 结语

境外汉学研究学者简表

参考征引书目

译后记

中国经学史·周代卷:孔子、六经与师承问题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美]韩大伟。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经学史·周代卷:孔子、六经与师承问题》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中国桥梁技术史 第二卷 古代篇(下) 电子书
唐寰澄、唐浩编著秦顺全总主编的《中国桥梁技术史(第2卷古代篇下)(精)》深入系统地论述了自新石器时代至19世纪末6000余年中国桥梁技术发源、发展的历史命脉和进程,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卓绝的创造力。作者唐寰澄一生除从事现代桥梁的设计和施工外,还致力于对古代桥梁的考察和研究,他踏遍大江南北,研读数百种历史文献,稽考古籍,博访周咨,精心筛选了近千座典型古桥,配发了1500余幅照片和手
中国财政、金融问题研究 电子书
本书收入了有关金融、财政的学术论文31篇。财经问题的9篇,金融问题的14篇,综合经济8篇。
算法详解(卷4)——NP-Hard问题算法 电子书
算法详解系列图书共有4卷,本书是第4卷——NP-Hard问题算法。全书共有6章,主要介绍了快速识别NP-Hard问题的方法和处理NP的算法工具。本书的每一章均有小测验、章末习题,这为读者的自我检查以及进一步学习提供了方便。本书提供了丰富而实用的资料,能够帮助读者提升算法思维能力。本书适合计算机专业的高校教师和学生,想要培养和训练算法思维与计算思维的IT专业人士,以及正在准备面试的应聘者和面试官阅读
时代·师承·史学:瞿林东教授八秩祝寿文集 电子书
瞿林东教授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是中国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主要有《唐代史学论稿》《中国史学史纲》《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从过去到现在和未来的传承》《二十世纪中国史学论集》等。这部文集,是全体学生敬献给瞿林东教授的一份生日礼物,以祝贺他充实而又光辉的学术、教育生涯。
易学 经学 史学.励耘史学文丛 电子书
本书涉及易学、经学、史学这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甚至密不可分的学术领域。易学方面,将考察范围扩展至受《周易》及易学启示、影响的全部历史过程及学术文化现象,对一些易学史上的重要问题作了探讨。经学方面,对《诗经》《孝经》等儒家经典及经学发展史,对经学与中国传统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了系统考辨,并对20世纪儒家经典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史学方面,对汉代刘向等重要史家、史籍及其版本源流、思想内涵、史学价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