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中国与日本的比较

教育信息化:中国与日本的比较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运用多样化的研究手段,探究比较中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中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与特点,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抽样分析等多样化的研究手段,对两国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研究方法、教学实践、研究热点等展开多方面的论述,从文献分析、国家政策研究、学科建设、研究方法、系统研发、教学实践、课程研究、教育媒体、学习评价等多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尤其是针对研究前沿中的新技术、新应用、新方法等进行综合分析,以期提出新的研究课题,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今后的研究内容。

作者简介

作者李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武汉大学文学学士、传播学硕士及汉语教育硕士,日本大阪大学博士、博士后,历任日本大阪大学助理教授及研究员,日本教育支援机构研究员、日本科学技术知识学会理事、日本信息媒介工程研究所代表理事、华人教育技术协会理事等职务。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传播媒体、外语教育等。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等10余部,持或参与中日等国科研项目20余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中日教育信息化建设分析

第一节 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

一 教育信息化政策变迁

二 信息化教育发展历程

第二节 日本教育信息化建设

一 日本教育信息化政策变迁

二 日本教育信息化政策特点

第三节 中日比较分析

一 国家战略引导

二 消除地区差异

三 缺乏统筹机构

四 教育改革问题

第二章 教育技术研究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日本教育技术学研究历程

一 信息技术发展背景

二 日本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 日本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变迁

一 研究方法的分类

二 文献分析

第三节 日本科研课题分布

一 科研背景

二 课题热点分布

第四节 中日教育技术研究的特点

一 研究历程

二 研究方法

三 科研立项

第五节 热点研究国际对比

一 日本教育工学会全国大会

二 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国际会议

三 信息、媒体与工程国际联合会议

第三章 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第一节 日本高校教育技术专业建设

一 日本教育改革背景

二 专业现状分析

三 特点分析

第二节 中小学师资培养分析

一 日本中小学师资培养变迁

二 师资培养课程分析

三 中日对比分析

第三节 人工智能专业建设

一 日本人工智能产业背景

二 人才培养模式

三 对比与启示

第四章 研究热点与专题分析

第一节 机器人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 日本机器人国家政策背景

二 发展历程

三 研究趋势分析

四 对比与启示

第二节 机器人辅助教育应用研究

一 机器人研究及应用背景

二 机器人的教育应用

三 基于机器人辅助的教育实践研究

四 基于机器人辅助的教育应用

第三节 教育大数据专题分析

一 概念分析

二 发展进程

三 对比与启示

第四节 游戏教育专题分析

一 日本游戏教育的发展背景

二 研究热点分析

三 特点与启示

第五节 特殊教育专题分析

一 日本特别支援教育概念

二 日本特别支援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

三 对比及启示

第六节 虚拟教学空间

一 “超镜”远程虚拟教学空间

二 虚拟空间教学实践

第七节 数字教材专题研究

一 日本数字教材发展背景

二 研发与教育应用

三 研发技术标准

四 版权及管理机制

第五章 在线教育与教育的多元化

第一节 在线教育的特点与趋势

一 日本在线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 日本在线教育的特点分析

三 对比及启示

第二节 疫情下中国在线教育状况

一 背景分析

二 在线教育的主要平台和技术

三 问题及对比

参考文献

教育信息化:中国与日本的比较是202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哲。

得书感谢您对《教育信息化:中国与日本的比较》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日本的设计在中国 电子书
本书根据设计项目类别排序,旨在介绍活跃于中国的日本当代设计师及其作品,如矶崎新、隈研吾、本间贵史、青山周平、喜多俊之等,项目涵盖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等各个领域,并附有大量照片,图文结合,详细展示项目的设计理念。
“新女性”的诞生与近代中国社会:兼论与日本之比较 wit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Japan 电子书
本书从1920年代男性知识分子阶层对“新女性”的叙述和书写入手,解读介于历史真实、情感传递的媒介与载体之间的“新女性”。书中探讨的是男性知识分子如何叙述作为“他者”的“新女性”的,他们在“女性解放”的进程中试图扮演什么角色,他们是否能够建构精神层面的“新女性”意义。
教育信息化与慕课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教育研究丛书 电子书
本书基于“互联网+”时代教育变革的实践与趋势,以生态学视角探索数字化时代教育变革的蓝图与路径。本书分析了教育信息化在融合、创新阶段的典型实践MOOCs的创新本质,提出利用MOOCs构建开放教育生态体系的战略蓝图,并从服务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创新等多个维度提出了开放教育生态体系的推进路径。
比较神话学在中国 电子书
本书深入探究了“比较神话学”的发展和中国比较神话学如何开拓创新。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社会团体与地方治理 电子书
世界各国学者关注的中国市民社会,进入21世纪后呈现何种发展趋势呢?迄今为止,大多数学者都从中国内部出发,探寻20世纪80年代以后结社活动对政治社会生活的影响。而将中国放在比较的视野下,动态地把握中国市民社会的普遍性及特殊性的实证研究却屈指可数。本书为筑波大学和北京大学多年来共同研究的成果,试图填补这一方面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