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著

著简介:

著书籍
  • 本书主要是对英国新左派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社会哲学思想的解读。吉登斯通过对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等社会哲学思想的梳理,结合当代欧洲社会的历史发展与变迁,以商品化的资本主义社会、极权主义的现代化政治和现代性的民主制度的批判为切入点,试图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关联起来,形成了一种总体化的社会哲学思想。
  • 本书分为十章,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辩证法研究、辩证法与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辩证法的哲学前提自我批判、理论思维前提判断的历史发展、理论思维前提的实践论批判、辩证法的发展学说、辩证法的人类智慧、辩证法的精神家园等。
  • 本书首先对课程评价的理念、模型和该领域的发展进行回顾,对当前国际课程评价项目和主要国家的课程评价实践进行比较。其次,从混合方法论的视角出发,对课程评价的方法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课程实际,从可测量的视角出发,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评价模型。最后,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将所构建的课程评价理论模型进行具体操作化,实现对我国小学数学课程从宏观到微观层面的逐层测量和运作机制模型的探索,并进行相应的
  • 本书对英国新左派代表人物汤姆·奈恩的民族主义思想的一部研究著作。奈恩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念出发,并以历史为参照、以现实为依据认识民族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的民族主义理论。全书的主旨即在于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总体上介绍、梳理、分析和把握其思想,围绕奈恩对民族主义的内涵与动力、本质与特点、主体与阶级以及理想与目标的认识展开阐释,以期形成关于奈恩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
  •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缘起:让学校教育彰显美学精神;理念:普通高中美育课程体系的意涵与指向;资源:普通高中美育课程体系建构的支撑;逻辑:普通高中美育课程体系如何建构;内容:普通高中美育课程体系的三种框架;实施:落实在课堂上的普通高中美育课程体系;评价:普通高中美育课程体系的实践效果;愿景:以美育重构校园生活。
  • 本书是对英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加文·科琴分析哲学思想的介绍。加文·科琴试图把英国分析哲学的传统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相结合,从分析主义的视角出发,对马克思的实践思想、科学理论、革命策略以及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等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整体论的实践哲学思想,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唯物论、辩证法和实践论的基本特征,最终形成了一种极具英国特色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技术哲学思
  • 本书论述了哲学观与世界观、黑格尔的哲学观、马克思的哲学观、哲学观与现代哲学、当代中国的哲学观念变革、哲学观与哲学研究以及哲学观与哲学教育等七个问题,揭示了哲学的特殊的理论性质和独特的社会功能,展现了哲学发展的自我批判的活力和永不枯竭的理论空间。
  • 本书分为“人的行为”和“性格科学”两大部分。作者运用个性心理学的原理,对人的性格进行了科学的剖析,着重强调人的社会性和社会感,强调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形成性格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指出个体的错误行为如何影响社会和公共生活的和谐,教会个体认识自己的错误,指导个体如何融入社会生活。
  • 本书从批判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和界划西方传统心理学的研究主题、方法论原则以及历史发展,揭示为传统心理学所遮蔽的沟壑、空白与沉默,最终批判地重构心理学历史发展的另类脉络。
  • 本书分为六章,内容包括:具身心智范式的一般概述、西方哲学的身体性观念、中国哲学的体知思想、具身心智范式的西方哲学基础、具身心智范式的中国哲学基础、具身心智范式的中西比较与融合。